美的空调制热没风怎么办
一、粗管变形对制热效果的影响
在制冷时,粗管变形导致的制冷效果不佳已被大家广泛关注,但在制热时,由于粗管变形引起的效果不佳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实际上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特别是在那些粗管并没有完全变形,但存在轻微变形的情况下,制热效果受影响的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次。
案例:美的五匹机制热不良
在某舞场,多批技术人员检测后都认为机器运行正常,压力、电流都合适,进出风口温度也达标,只是在一个三百平米的大舞场仅有4台五匹柜机,而跳舞者穿着过于单薄。
我检测后,电源正常,站在机器前感觉吹出的风温大约在三十度,查看显示的高风模式,并用钳流表检测电流也与高风模式相符,但总觉得与高风模式下的感觉有所出入。
跑到室外,明显看到外机交换器上的斑马霜。对于“斑马霜”,我们如何区分是氟过量还是节流过度呢?为什么在出现那么多正常现象的还会蒙蔽那么多技术人员呢?
附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粗管变形并不是十分严重,但确实存在轻微变形,这种情况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几次。
二、缺氟与“斑马霜”现象
下面的照片是拍摄的一组典型的斑马霜照片:
外机交换器的组数不同,出现的白霜道数也会不同;白霜出现的地方,如果你用手去摸,几乎是常温!(这是因为氟在这里已经没有吸热的力气了。氟刚从毛细管出来时,会拼命吸热,即迅速降低温度!)开机瞬间,很容易发现起霜很快,但不均匀,结霜的地方,霜还特别厚(因为蒸发温度特别低);由于冬季加氟时气温差异较大,因此压力差别也会比较大,一般在0.15Mpa到0.35Mpa之间。
关于“斑马霜”,如何区分是缺氟还是节流过度呢?如果压力比较低,电流较小,同时出现两溜白霜中下面那道白霜明显比上面那道重,那么可以判断是缺氟。反之,如果可以感受到高压更高、低压更低,且节流效果过度(相当于毛细管变得更长),则可以判断为节流过度。
三、其他案例分析
案例1:
一台格兰仕两匹柜机,之前曾有技术人员检查并认为一切正常!他们的理由是进出风口的温差大于规定的15度。然而用户并不接受这一解释,他们认为风口温度只有26度,离人稍远一点就感觉是冷的。经过多次投诉和办事处要求再次检查,维修人员发现室内风速被设置在了“低速风上”,这是不正确的。现场检查看似乎一切正常,唯一让人疑惑的是气液分离器不太冷。他们尝试了放掉氟重新加氟,但故障依旧。最后选择更换压机后试机,效果非常好,进出风口的温差达到了27度。也就是说,进风温度8度,出风温度35度。重新安装后试机,用户非常满意。
在维修空调时,无论是维修前还是维修后,都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任何不正常的地方都要仔细分析原因。例如,为什么别的空调的气液分离器会那么冷甚至结霜,而这台空调的气液分离器不太冷(虽然是冷的,但温度没有其他机器那么低)这就排除了四通阀串气的可能性,剩下的可能就是氟不合适或压缩机问题。一开始工人就发现外热交不太冷,高压不高,拔掉四通阀后低压又不低,尝试放掉一些氟看看是否是因为氟加多了,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开始怀疑氟的质量问题,全部放掉重新加氟还是一样。最后只能怀疑压缩机问题,但请注意一旦焊过后的压缩机就不能退换了。
按照行业规定试机时内风机的风速必须设置在高风!有些维修人员会设置低风以降低噪音并提高风口温度从而误导用户以为整体房间的温度上升较慢实际上这可能是为了掩盖一些实质性问题比如机器与房间不匹配保温效果不好电源问题线径问题等都会影响到机器的效果用户风速设置低一点声音小一点风口温度高一点但房间的整体温度上不来也并不能掩盖问题真实存在的性质当数据开始有所波动即使所谓的上下浮动的范围内的平衡也暗示着某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去分辨和修复针对细节的研究和改进才能够在专业领域立足面对各类案例灵活变通多角度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解决问题一、关于粗管子握扁引起的制热不良问题概述和分析提到因粗管子握扁引起的制热不良现象确实常见通常这类问题容易被忽视因为人们往往更关注制冷效果而忽视了制热时的细节特别是在粗管子轻微变形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分析案例时要注意检查其他可能影响制热效果的因素如电源、进出风口温度等同时也不能忽视看似正常的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舞场的例子要综合考虑机器的运行状态和用户的使用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二、解析缺氟和斑马霜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缺氟和斑马霜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