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杜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秋佳节再次来临,我想与朋友们分享我对古代咏月诗词的一些偏爱。虽然这些诗词并非专为了中秋而作,但它们因月亮而抒发的情感却与中秋息息相关。

人对月亮有着深厚的情感,民间有月的节日,士大夫以赏月为雅事。在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频繁出现,这可能反映了我们牢固的乡土情结。对于在家乡的人来说,宅院上方的月亮是天天相伴的朋友,月的阴晴圆缺都会引发无穷的思绪。一旦离家远行,月亮依旧照耀在家乡万里之外,人们难免睹月思乡。

相较之下,西方人似乎很少会想到要赏月,他们忙于生产和旅行,没有这份闲情逸致。西方文化更崇拜太阳,如,一个积极活动的神。

如今的人在生活方式上越来越接近西方,也变得十分忙碌。在中秋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自家的传统,想一想与古人相比,我们的心灵是否过于粗糙,我们的生活是否失去了诗意。

我将分享几首咏月诗词,它们分别代表了思乡离愁、孤独恋情以及宇宙人生三大主题。

一、关于思乡和离愁的诗词

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无论文字还是情感都朴素、单纯又形象,人人都能理解。独在异乡,思念家乡本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诗人却以静谧和恬淡的笔触来表达。

又如杜甫的《月夜》,他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在长安,望月思念流落在鄜州的家人。诗人不写长安月,只写鄜州月,因为他的心完全在鄜州。这种乱离之中的思念饱含凄苦意味,但即使不是乱离之时,我们仍会被诗中浸透的亲情深深感动。

二、关于孤独和恋情的诗词

李白的《月下独酌》展示了一种孤独。布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人物是独酌的诗人。整首诗围绕孤独这一主题展开。诗人通过邀请明月和影子作为酒伴来暂时消解孤独。但清醒后认识到只有死后才能摆脱孤独。欧阳修的《生查子》则是一首清新朴素的小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如此美丽的意境令人难忘。全词写一段失落的恋情,景物依旧而不再,令人伤心落泪。

三、关于宇宙和人生的诗词李白的《把酒问月》向宇宙发问:“青天有月来几时?”然后通过同一轮明月见证了无数代人的短暂人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也许是宋词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这首词既有哲人的玄思也有诗人的浪漫情怀最后回归常人的真实情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种胸怀宽广的赏月怀人方式展现了苏东坡的独特魅力。他的词作既有豪放的气势又不失清旷之境格高而境大读来令人觉得天地宽阔人生美好。

最后我想说的古诗词蕴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无论是表达思乡之情、孤独之感还是恋爱之甜酸或是宇宙人生的宏大与短暂它们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