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白的俗名叫什么藠的读音


藠头是家乡南洞庭湖畔三塘镇的特产,以其长柄、单芯、色白、皮薄、果大等特点为人称道。植物学名称为薤(xiè),属于百合科葱属的地下鳞茎植物,叶细长,开紫色小花。从商代起,家乡人就开始种植和食用藠头。

三塘镇被誉为“藠头之乡”,在鼎盛时期,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有大量的藠头。在长江以南的三个主要藠头产区中,三塘镇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和出口量也居首位,质量更是公认的最佳。2005年,三塘藠头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

三塘单芯长柄藠头在民间有着独特的地位。其成品个头较大,色泽洁白光亮,形状像家乡人常用的白色瓷调羹或小汤勺,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白鸡腿”。童谣中唱道:“白藠头,大脑瓜,长柄把,好吃又易挖!”它的纤维紧密,细微亮色纤维相连,重量也比其他产区的藠头沉。文人墨客常用“沉鱼落雁”来形容其美。

藠头的皮瓣层数也不尽相同,一般藠头只有五层皮瓣,而三塘藠头则拥有七层。当地诗人曾用诗赞美:“绿茎紫花香沃野,藠头如勺七重衣”。三塘藠头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晶莹白皙、皮薄脆嫩、营养丰富。

三塘人自主研创的酸甜藠头和咸香藠头更是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地。家乡湖南省湘阴县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藠头种植、加工和出口创汇基地。三塘藠头自上世纪七十年始出口日本,与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有着密切的关联。

藠头虽然出身卑微,但其种植、生长却需要特定的天时、地利、人和。它要求四季分明、降水适量、日照充足、冬无严寒,以及多硫少氮、土质肥沃的沙土等条件。三塘镇的地形地貌,正适宜优质藠头的生长。

藠头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其长柄连果可炒、可煮、可炖,也可腌渍、浸泡、凉拌。就连其嫩叶清炒也是一道美味,与鸡蛋搅拌做成的藠叶煎鸡蛋,清香满屋。

藠头在医典籍中也被视为有益之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薤,生则气辛,熟则甘美。”在乡亲们的生活中,藠头被当作助消化、解油腻、健脾开胃、舒筋益气、抑菌防疮的良。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研究证实:藠头提取液具有很强的抑制癌细胞效果,长期食用具有保健、治病等功效,被誉为“菜中灵芝”。

藠头还承载着爱情的美好寓意。在芒种季节,当藠头成熟时,一群穿着长衣长裤、头戴遮阳斗笠的妇女们在藠田里采收藠头。沙壤土地肥沃,藠头喜欢抱团生长,扯住茎蔓便能收获一大蔸。在谈笑间,有情歌飞扬:“情姐厨房泡藠头,泡好藠头满屋香。”这不仅是对美食的赞美,也是对爱情的甜蜜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