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种子:园林植物的繁殖之源与未来新生
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独特繁殖器官,孕育了新一代植物体,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关键。在适宜的条件下,种子会萌发并逐渐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开启生命的旅程。种子的萌发与成长是园林植物生命周期的起点。
一、种子的形态万千
种子植物的种类繁多,其种子的形状、大小、色泽、硬度等形态特征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各异。一些种子如椰子般巨大,直径可达15cm;而一些如半枝莲、桉树种子则微小如尘埃。有的种子长有翅膀如马尾松,而红松的种子则无翅。油茶的种子粗糙,合欢的种子光滑。不同植物的种子形态各异,比如圆形的水蜡、栾树、女贞和龙眼的种子;肾形的刺槐、紫荆的种子;三角形的飞燕草的种子;多面体的樱的种子等。种子的颜色也大有不同,如苋科和茉莉科的种子为黑色,荔枝和龙眼的种子为红褐色等。许多种子还具有各种纹饰和附属物,如胡桃和飞燕草的种皮上的波状皱褶,蒲包花种子上棒状突起等。这些纹饰和附属物为种子的独特身份提供了证明。
种子的形态与大小对园林植物的播种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大粒种子一般采用点播方式,中小粒种子则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在播种时,需要针对不同种子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播种深度和方式。在园林植物育种过程中,一般会选择大粒饱满、生长充实的种子进行播种,因为这些种子往往是优良品种的代表。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品种,如紫罗兰的种子,粒大的往往是单瓣花品种,而粒较小、扁平的种子则属于重瓣花品种。了解种子的形态、大小等特征在园林育苗、育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种子的基本结构
尽管各种植物种子在形态上变化多端,但其基本结构是一致的。一般由种皮、胚及胚乳三部分组成。
1. 种皮:作为种子的保护层,种皮能保护种子免受外力损伤和病虫害的侵袭。有些植物的种皮只有一层,而有些则具有内外两层。内种皮柔软,外种皮坚硬,通常由木化或角化的厚壁构成,并常具有光泽、花纹或附属物。例如油松和泡桐的种子外种皮扩展成翅。一些植物的种皮外面还有由珠柄、胎座等部分发育而来的假种皮,如荔枝的肉质可食部分就是由珠柄发育而来。成熟的种皮上可见种脐、种孔和种脊等结构。
2. 胚:胚是构成种子的最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雏体。种子的萌发实际上就是胚生长和形成幼苗的过程。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其中胚根将来发育成主根,胚芽则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介于胚根和胚芽之间,分为上胚轴和下胚轴两部分。子叶的功能是储存或吸收养料,供胚和幼苗生长利用。不同植物种子的子叶数目不同,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如香樟、柳树等;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如唐菖蒲等。
3. 胚乳:位于种皮与胚之间,是储存养料的场所,主要作用是供给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养分。一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料会被胚吸收转入子叶中贮存,所以成熟的种子里可能没有胚乳或仅残留一层干燥的薄膜。胚乳或子叶中储存的物质因植物种类而异,如红松种子的胚乳和胡桃的子叶储存有脂肪;竹子的胚乳和板栗的子叶储存了大量的淀粉等。少数植物种类的种子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会形成外胚乳或下胚轴作为养料的贮存处。根据种子在成熟时是否具有胚乳,可以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种类型。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一书通过详尽的论述揭示了种子的奥秘及其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