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晚上吃好还是白天吃好呢


此时的季节,有一种广受欢迎的蔬菜,那就是苋菜。它的嫩叶细小,烹饪后的口感如同米饭般软糯。特别是在端午前后,大量上市的苋菜成为了餐桌上的热门食材。用来做羹汤的苋菜,更是清甜鲜香,口感爽滑。

苋菜有白苋和红苋之分,白苋菜的叶子呈现纯粹的绿色,而红苋菜则是深绿与玫红相间。这种美味的蔬菜并不适合所有人群过多食用。

以扬州的22岁女孩小丁(化名)为例,她非常喜欢吃苋菜。今年4月的一天,她觉得苋菜特别鲜嫩,于是让母亲炒了一大碗。她一口气吃了半碗苋菜,并额外添了两勺米饭。当晚准备休息时,小丁突然感到浑身,越抓越痒,面部还出现了红色大包。第二天一大早,她前往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苋菜是一种感光性蔬菜,加上她在下午又在阳光下,且因休息不足,导致了过敏反应。

苋菜带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在2015年,一位老人的遭遇令人。这位老太太在食用苋菜后,面部变得如同刷了黑漆一般,面部、脖颈等的皮肤都是漆黑一片。她的双手指头肚变得干瘪且坚硬。老人之前曾采了苋菜并用热水煮熟后食用。第二天,她再次从冰箱拿出剩余的苋菜全部吃完。当天中午她的脸部、手部、脚部开始肿胀,呼吸困难,情况十分危急。因苋菜的感光性强,加上长时间在太阳下暴晒,对于过敏性体质的人来说,可能引发植物性日光性皮炎。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甚至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

生活中确实存在“感光食物”,如芹菜、苋菜和胡萝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名为“呋喃香豆素”的小分子物质。这种物质摄入体内后,会增加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尽管导致日光性皮炎的是紫外线而非食物本身,但大家仍需注意保持膳食平衡。在食用感光食物后避免长时间直接在阳光下,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