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薄情多书生仗义皆为屠狗辈书法
人与人的差异确实存在,但并非以金钱、权力、学识或出身来划分。
从古至今,人类大致可分为三种:圣人、凡人与恶人。其间的差异,关键在于一个“情”字。
对于处于较低层次的人来说,他们往往情感淡薄,对他人冷漠。正如一首歌所唱:“世态人情薄似纱,真不差;自己跌倒自己爬,莫靠拉。”评价一个人是否处于这一层次,并非看其出身或见识,而是看其心灵的高度。有句老话说的好:“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同时也应了一句老话:“炎凉世态,富贵更重人情。”甚至在亲缘关系中,嫉妒之心有时会超越外人。
而中等之人,他们的情感深沉且重情重义。作为世间的大多数,他们无法割舍情感,既不能喝下忘情水,也不会做出薄情的行为。他们对家人、朋友和生活都怀有深情。对亲人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如同保留一颗赤子之心,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清代诗人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这意味着一个人如果没有特别的痴迷之处,就无法展现其深情。
而那些处于较高层次的人,他们富有情感但不受其牵绊。正如王弼所提到的观点,圣人有情但不被情感所累。他们能够理智地调节情感,在适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选择,不被情感所左右。他们超然物外,无欲无求,生活如隐士般潇洒自然。
人与人的交往,最需要的是真情。过分的冷漠或过度的热情都不是好事。只有做到“有情而无累”,才能真正摆脱束缚、有所成就。在世事多变、人情冷暖的世间,唯有真情能温暖人心。做人,应当做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