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怎么组词两个字的词语有哪些


七月的雨季刚刚过去,紧接着便是烈日和高洗礼。每年的三伏天都被称为“苦夏”,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那么,你是否知道三伏天在历法上是如何计算的呢?今年的中伏为什么长达二十天呢?让我慢慢为你揭晓。

在我国古代,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来记录时间。这种方法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而成,共有60种不同的组合名称来记录每一天。

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十天,而中伏的天数则可能是十天或者二十天。历书中规定,“夏日三庚数头伏,立秋一庚为末伏”。即从夏至日这天开始数,第三个“庚日”便是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的开始。因为天干有十个,所以每隔十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庚日共有六个,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等。中伏的天数并不固定,如果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中伏就是十天;但如果夏至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会延长到二十天。

以今年的情况为例,夏至日是6月21日,这一天是“庚子日”。按照每隔十天一个庚日的规律,我们可以推算出从夏至日开始,第一个庚日在6月31日(虚构日期),第二个庚日在7月10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20日的庚申日。“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是7月20日。“秋后一庚数末伏”,今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7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即是末伏的开始。因为今年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所以今年中伏有二十天。

虽然酷暑难耐,但伏天的天数多对农作物的生长是有利的。闷热天气可以让我们多出汗、多排毒,对健康也有益处。顺应天时,才是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接下来是天气预报:

未来三天,我州西部、北部和东部地区多云间晴,傍晚到夜间会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部分乡镇可能会有中到大雨。南部地区则晴间多云,傍晚到夜间个别地区有短时阵雨或雷雨。5日晚到7日白天,除了南部个别乡镇有阵雨或雷雨,我州大部分地区都将迎来多云间晴的天气,傍晚到夜间部分地区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部分乡镇可能出现中到大雨,甚至个别乡镇会有暴雨。请大家注意防范。

(提示:在天气预报中,‘凉山这些地方’具体指的是:东部包括雷波、美姑等地,北部包括甘洛、冕宁等地,中部是西昌、德昌等地,南部包括宁南、会理等地,西部则是木里和盐源。)

以下是城市天气预报和景区天气预报,请关注最新天气信息。

来源:凉山旅游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