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的来历和传说
阳春三月,万物苏醒,逐渐消散。在四川的生态养生旅游胜地宜宾长宁,春暖花开,生机盎然。这里有一个不能错过的小吃,那就是清明草粑粑,也是川人春天的一道重要风味。
清明草粑粑,顾名思义,与清明节息息相关。据《本草纲目》记载,清明草色泽如曲,其嫩苗可食用或混入米粉制成糕点。在四川都江堰等地,人们称之为缅怀草(棉花草)馍馍,以此纪念父子的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草粑粑已成为四川民间的一道著名小吃。百姓们巧手制作,蒸、烙、带馅、甜咸各异,各具特色。下面为您介绍最地道、最传统的清明草粑粑制作流程。
制作清明草粑粑所需材料:糯米280克、大米120克、清明草120克、糖50克、水160~180克。
步骤一:将清明草淘洗两次以上,确保泥沙洗净,然后沥干水分并切碎。切碎的程度不必过于精细,因为蒸制时清明草会变得柔软。
步骤二:将糯米和大米混合打成细粉,与清明草碎混合均匀。加入约160g水,调至“捏会成团、打散”的状态。
步骤三:将混合好的面团放入蒸笼,水开后蒸20~30分钟。蒸熟后,可微波加热、平底锅煎热或油煎,依个人喜好进行后续加工。
在春光明媚的长宁,品尝着美味的清明草粑粑,感受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愿这份美味与幸福,永远伴随着这片土地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