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昌学射古文注音版


故事背景:《山月记》中的纪昌篇,源于《列子·汤问》的古老传说。传说中的射手甘蝇,箭术高超,其威名传遍四方。他的高徒飞卫继承了师父的箭术,更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飞卫又找到了一位天赋异禀的弟子纪昌。

纪昌在飞卫的教导下,开始了他的射箭之路。飞卫告诉他:“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射手,首先要学会定力,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只有如此,你才能精确地掌握箭矢的轨迹。”纪昌于是开始刻苦练习,他在妻子的织布机下盯着梭子来回穿梭,久而久之,即使锥子尖触碰到他的眼皮,他也能做到眼睛不眨。

然而飞卫却认为这还不够,他告诉纪昌:“射箭不仅要求稳定,更要有洞察之眼力。你需要学会把目标看得更大、更清楚。”纪昌听从教导,他用牦牛尾毛系着虱子,每日仔细观察,十天内虱子在纪昌眼中逐渐变大,如同车轮一般。这种能力使他能准确射中目标。

纪昌学成后,箭术超越了师傅飞卫,甚至超越了甘蝇。然而他却心生谋逆之心,计划除掉飞卫。两人在野外相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箭术对决。最终飞卫担心纪昌会再次发动攻击,便向纪昌推荐了他的师傅甘蝇。纪昌跟随甘蝇继续学习箭术,并悟出了更高深的箭术境界——“至射不射”。

这种境界与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相通。“至射不射”并非只是指射或不射的动作,它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内外合一的境界。学成后纪昌放下弓箭,跟随甘蝇修行道法,最终成为一位真正的道家高手。

中岛敦改编这个故事,一方面是为了丰富情节,让故事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融入道家的,通过箭术的境界展现道家的修身养性之道。这种改编不仅使故事更加完整和有趣,也让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