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第二段


我家后院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园子,大家都称之为百草园。这个园子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和房子一起卖给了朱文公的子孙,最后一次进去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虽然当时觉得里面似乎只有一些野草,但它却是我那时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和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黄蜂菜花上、轻捷的云雀突然从草间直飞云霄。就连周围的短短泥墙根一带,也充满了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只要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交织在一起,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肿胀的根。人们传说,何首乌的根有人形,吃了便可以成仙。我经常把它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但从未见过有人形根的何首乌。如果你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它们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一样,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多。

长的草里我是不去的,因为传说这园子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上,他在院子里乘凉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他答应着,却只见一个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然后隐去了。他很欢喜,但给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老和尚说那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蛇,能唤人名字,若答应,夜间便来吃这人的肉。他自然吓得要死,老和尚给他一个小盒子,说放在枕边便无事。他照做后还是睡不着,半夜时分,果然有动静,正抖作一团时,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没了动静。那金光再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那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蛇就被它治死了。

我不明白为何家人要送我到书塾去,而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我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或者是因为我把砖头抛到隔壁梁家去了吧,或者是因为我从石井栏上跳下来了吧……都不得而知。我将不能常去百草园了。我的蟋蟀们!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走不到半里路,过一道石桥便是先生的家。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便是书房。书间挂着一幅匾额写着“三味书屋”;匾下是一幅画,画着一的梅花鹿古树下。没有孔子的牌位,我们只需对那匾额和鹿行礼。初次是拜孔子,第二次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位高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十分恭敬,因为我听闻他是本城中极为方正、质朴且博学的人。

不知从哪里听说的东方朔也很渊博的知识他认识一种虫叫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知道这个故事但长妈妈并不知道因为她到底不渊博现在有机会了我可以向先生请教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在我开始学生活时我迫不及待地问。

“不知道!”先生似乎有些不悦脸上带着怒色我意识到作为学生我不该问这些问题只要读书因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只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已经遇到好几回了于是我只好继续我的读书生涯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开始时对我颇为严厉但后来逐渐好起来给我读的书渐渐增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句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个小园虽然不大但也可以爬上去折腊梅花或是在地上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学们在园里逗留太久便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大声叫嚷起来人们都纷纷走回去若一同回去也不行他有一条戒尺虽然并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定但也不常用通常只是瞪几眼然后大声读书于是大家开始大声朗读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等等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变低变静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猜想这可能是极好的文章因为每当读到这些他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