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15等级标准
刘广强调,“粮食安全是发展的基础,我们必须对可能威胁耕地质量的问题提前作出反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态建设的深入,如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预计会有所减少。部分地区过度利用耕地资源,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已经导致地力下降,出现耕地酸化、板结、侵蚀退化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刘广建议积极推行“田长制”试点。他强调,试点应选择生态脆弱的关键节点,如重金属超标、黑土地退化、农膜残留严重的区域,以期迅速树立“田长制”的权威性,引起地方的高度重视。
吉林省松原市的“海峡(吉林)生态农业合作先行实验区”正是这样一个关键节点。这个超过百万公顷的盐碱带,虽然珍贵且适宜农业开发,但需要通过长期、科学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才能发挥其潜力。先行实验区通过六年来的努力,已成功将严重退化区转变为优质农业区和生态富集区。
刘广表示,“要想实现这样的改良效果,必须依靠农业专业人员的长期坚持,实施全周期、全要素、全面质量管理。”除此之外,他还建议统一标准,为“田长制”的推行清除障碍。在选取试点时,需在耕地质量等级标准、产量标准和农业种植标准上达成共识,同时配合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激励,落实责任,明确责任清单,并进行监测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