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写的济南的冬天的背景
老舍与济南:文人的情怀与城市的魅力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一位富有文骨气的笔者与古砚的情缘。他与济南的情深,如同泉水般流淌千年。大明湖,作为济南的城市形象名片,代表了泉城人的淳朴与豁达,真诚善待天下客。
说起老舍与济南的渊源,一位老人曾讲述历史老人的故事。在大明湖老舍纪念馆大门南侧,高耸的竹林和形如火炬的太湖石,或许是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另一种情感表达。就像太平湖里那块带有文人骨气的太湖石上镌刻的:“文艺界尽责的小卒,就睡在这里。”
老舍喜欢这座城,喜欢这里的泉水,喜欢这里的人,喜欢喝这里的泉水泡的茶。经过这些年,他回到了这个崭新的城市,这座城市也在等着他。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寓意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上学后,他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意思。
老舍的平生是喜的,最能合群。他幽默的气质或许来自在济南的生活经历。他的生活里总能找到幽默的元素,这在他的文章里也有所体现。作为一位穷旗人出身的平民作家,如果没有这段生活经历、没有这些济南朋友,或许老舍就不是如今我们眼中的老舍了。
当年的齐鲁大学坐落于老济南外城南圩子门外,校园幽邃、树木葱茏、洋楼参差,被老舍称为“非正式的公园”。这座投巨资兴建于1917年的齐鲁大学,是14所大学中历史最悠久者之一。新文学作家舒舍予——老舍先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与其他五位文化名人一起被邀请到济南来的。
老舍舒乙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老舍有一种视朋友重于一切的“友癖”。他新婚之后,虽希望妻子早上起床不说话、点起烟卷的时候不要理他,但只要朋友一来,一切都围绕着朋友转。这就是老舍与济南的情缘,他与这里的文人墨客、茶楼酒肆、武术艺人等都有深厚的交情。
回想当年老舍从南新街那座小院出来,沿着街道行走,周围都是他的朋友和故事。上新街、饮虎池街、国货商场、大明湖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广交民间朋友,从教员、记者到茶房、厨子、车夫等各色人等皆有。身为大学教授的他没有名人架子,接地气的生活让他有更多的创作灵感。
所以说文学写作需要接地气。好文章来自生活,生活里总有好文章可写。老舍在济南时写下的十几篇短篇小说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不仅在这里结交了许多朋友,还听到了许多关于济南的故事和传奇人物。这些元素都被他融入到作品中,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宝贵素材。
如今,虽然时光流转,但老舍与济南的情深依旧如泉水般流淌。关注下篇《先生,您这碗茶,还没喝完》,我们将继续讲述老舍与济南的故事,以及那些岁月留下的美好回忆。
(本文图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文内容仅为对齐鲁壹点立场观点的补充与扩展,不代表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