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英语缩写怎么写
当行的果冻名字背后的故事:从果冻到蒟蒻果冻的“改名”历程
——探寻果冻新宠蒟蒻果冻的背后秘密
你是否注意到,现在市面上的果冻纷纷改名叫做了“蒟蒻果冻”?这并不是说果冻不再叫果冻了,而是很多品牌的果冻前面都加上了“蒟蒻”两个字。喜之郎、蜡笔小新、dole都乐、旺旺等知名品牌的果冻产品也都纷纷换上了新名字。为了这两个字,有的品牌甚至特地标注了拼音[jǔ ruò]。
那么,究竟什么是蒟蒻?为什么现在的果冻都要改这个名字呢?别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蒟蒻果冻背后的故事。
蒟蒻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魔芋。这一名称首载于宋代的物学著作《开宝本草》。魔芋的别名有很多,除蒟蒻外,还有蒻头、鬼芋、鬼头等别名。不同的地方叫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江西称花杆南星、花梗莲等,陕西则叫花杆莲等。之所以叫蒟蒻果冻而不是魔芋果冻,是因为蒟蒻果冻最早诞生于日本。日本食品科研人员改良了魔芋精粉与果汁等融合的方法,成功打造了初代蒟蒻果冻产品。此后,不少零食企业也对自家的果冻产品进行改良,加入魔芋精粉,使得蒟蒻果冻迅速成为果冻界的新宠。“蒟蒻”这一名称相对小众,使用它来命名果冻产品符合商品的“陌生化”命名法则,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购买意愿。
那么,为什么要在果冻中添加魔芋精粉呢?其实主要是为了让果冻更好吃。魔芋精粉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凝胶性等特点,可以作为增稠剂、胶凝剂等。以前的果冻主要依赖卡拉胶等实现Q弹的口感,但现在研究发现,魔芋精粉具有更强的吸水形成魔芋胶的能力,其黏度远高于其他传统多糖。这并不意味着魔芋胶可以完全取代传统多糖,它们常常会被一起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魔芋精粉中的葡甘聚糖可以与黄原胶等进行复配,形成更好的凝胶效果。研究表明,在特定的配比条件下,魔芋胶与卡拉胶复配可以形成弹性好、不易脱水收缩的凝胶。除了改善口感外,一些蒟蒻果冻还宣称具有“0脂肪”、“增强饱腹感”等健康功效。这些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能过分夸大其作用。虽然魔芋精粉中的葡甘聚糖具有促进肠胃、增强肠胃功能的作用,但多吃蒟蒻果冻并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想要减肥还是得靠科学的饮食加上合理的运动来进行。
虽然蒟蒻果冻等零食也含有魔芋精粉,但其热量并不低。以喜之郎的果冻为例,葡萄口味的蒟蒻果冻能量甚至高于普通果冻。要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控制热量,还得靠“管住嘴,迈开腿”。
从果冻到蒟蒻果冻的改名背后反映了食品行业的创新和对消费者口味的不断追求。虽然蒟蒻果冻具有一定的健康功效和独特口感,但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需注意其营养成分和摄入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