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的用法和功能是什么
尽管火星鱼对耳机痴迷至极,是个名副其实的耳机发烧友,但在其听力保健方面,却早在发烧之初就得到了众多前辈的悉心指导。他对耳朵的呵护颇为得当。
耳机并非仅仅是发烧友的专属。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是在游戏、娱乐、手机接听还是其他方面,耳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我们已经离不开它。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耳机对听力的潜在损害。这个说法是真是假呢?火星鱼对待这个问题非常认真,他不是靠忽悠,而是用科学来解释。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耳朵的结构以及听觉的原理。耳朵里面负责听力的部分是一个名为耳蜗的器官,里面含有专门负责感知声音的纤毛细胞。当声音刺激纤毛时,它们会随之震动,将声音信号转化为信号,然后传输到大脑,这样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了。
虽然这些纤毛看起来很坚强,但实际上却非常脆弱和敏感。如果声音的分贝过大,纤毛会过度震动,超过自身的感应限度,从而导致纤毛细胞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听力下降。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听到大的爆破声后短暂失去听力,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戴耳机时,虽然可能不会立刻察觉到听力的变化,但长期大音量听音乐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这种损害常常被我们忽视。耳蜗纤毛过度刺激会导致其敏感性降低,长此以往,听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且,耳蜗内的纤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受损,听力就无法恢复。
基于以上关于耳朵接收声音的原理以及受损原因的分析,火星鱼得出的结论是:长时间大音量听音乐是损害听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对于我们日常戴上耳机听音乐,或者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打发时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既不影响他人又能自娱自乐的好方式。但在嘈杂的环境下听音乐时,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提高音量,而且在户外使用耳机的时间往往过长,这使得他们成为了听力受损的高危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声音都会导致听力损伤。火星鱼特意找到了一张耳机分贝图来为大家说明。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对不同分贝下时间的限制。专家指出,在85分贝以下的声音是不会导致听力损害的。那么85分贝是多少呢?一般正常人说话的声音大约在40-60分贝之间,上课的声音大约为70分贝。而嘈杂的户外或公共交通的声音,差不多就是85分贝了。在户外使用耳机时,为了盖过环境噪音而听清楚音乐,往往会把音量调高超过85分贝,从而损害耳蜗的纤毛细胞。
火星鱼认为,那些在户外使用耳机的朋友应该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建议购买降噪耳塞或隔音性能好的入耳式耳塞。最关键的是要控制音量大小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分贝的噪音中。而对于hifi耳机发烧友来说,还是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听音乐最为理想,这样既能避免听力损害的风险,又能享受高品质的音乐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