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
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我都会再次回味着江海的家乡传统和深情厚意。微信群里充满了节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我思念之情早已飘向那片熟悉的平原。
回想起那些年,父母健在的日子,每逢腊八节前,身在异乡的我也能收到母亲精心准备的包裹,包裹中装满了我喜爱的家乡土特产:花生米、赤豆、白果、小米等。有一年,母亲寄来了双份包裹,妻子和女儿兴奋地拆开包裹,笑着说:“妈妈寄来这些是为了让我们过腊八节。”然而当打开另一个包裹时,妻子有些惊讶地说:“看看,妈妈还寄来了白玉米、地瓜干和干菜,现在谁还会吃这些东西?”我没有回应妻子的话,只是默默地读着母亲的信:“腊八节即将到来,我寄来了家乡的特产,有些你不喜欢可以不吃,但白果要去心剥皮,那中间的心和外面的皮很苦。”
煮腊八粥的传统是说要将八种以上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寓意新的一年会有好兆头。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对这些并不关心,只因为腊八粥的美味而期待。每年进入腊月,我和妹妹就会数着日子过。在我心中,妈妈是一位无人能及的烹饪高手。那时乡亲们吃的都是玉米、麦子等粗粮,但妈妈煮的腊八粥却别具一格。没有大米的情况下,妈妈会用玉米粒碾去硬壳,用白玉米芯代替大米,再配上地瓜干、芋头、干菜等。灶火熊熊,我和妹妹望着热气腾腾的锅台,口水直流。
离家后的一次腊月回家,我惊讶地发现妈妈用玉米粉、地瓜干、干菜煮了一锅腊八粥。尽管家中有新碾的稻米和其他高级食材,妈妈却选择了这种看似普通的腊八粥。妈妈解释说,这是为了让我不要忘记过去的日子。她的话让我深思。第二天,她拿出了更多的食材,包括赤豆、花生米、豌豆等,再加上腊肉丁、红枣等。妈妈一边忙碌一边唠叨。
如今父母虽已离世,但家乡的节日氛围依然浓厚。他们的期盼已经变成了现实。妹妹寄来了节日的特产,看着这一切,远行的我也感到欣慰。“烧腊八粥了!烧腊八粥了!”年轻的外甥兴奋地喊着。我想效仿当年的妈妈,用玉米、地瓜干等食材煮一锅腊八粥,让孩子们也体验一下祖辈和父辈曾经走过的生活之路。虽然他们现在可能无法理解我们的用心良苦,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