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一拖二显示器需要什么配置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制造成本的精细控制,雷电3扩展坞的价格正在逐步下降,全面普及只是时间问题。在购买了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之后,出于屏幕扩展的需求,我立即入手了ORICO的TB-S3雷电3扩展坞。这款扩展坞的性能非常令人满意,但遗憾的是由于M1芯片的限制,只能外接一个显示器。对于日常使用的需求来说,虽然有些不便,但多屏扩展并不是刚需。
前段时间公司淘汰了一批显示器,我拿到一台准备作为第二个扩展屏幕使用。这时我才发现M1芯片对雷电3扩展的限制问题。经过搜索资料,我了解到解决方案是使用DisplayLink芯片的扩展坞。于是,我选择了ORICO的Type-C15合1扩展坞CDH-15N。
接下来是对这款扩展坞的简单开箱:
包装采用ORICO经典的蓝白配色,正面印有产品型号、外观以及最高5Gbps传输速度的标识。
打开包装,里面有主机、说明书以及一根Type-C数据线。不需要外接电源,这一点非常便捷,可以保持桌面整洁。
这款扩展坞的U-A接口和U-C接口支持到U3.0 5Gbps的传输速度。随机附送的高速C to C数据线可以保证即插即用。
底部印有产品信息和相关参数,四角有防滑脚垫,稳固性能出色。机身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质感丰富。原以为这种多功能扩展坞体积会较大,但实际上手感觉非常小巧,整体尺寸仅为107 x 47.5 x 132.5mm,放在桌面上非常精致,随身携带也很方便。
这款扩展坞采用竖立放置设计,正面有8个外设接口,包括SD卡槽、TF卡槽、两个U2.0接口、两个U3.0接口、一个Type-C接口和3.5mm音频接口。
背面主要是接驳扩展设备接口,包括一个DP接口、两个HDMI接口、两个U2.0接口、一个Type-C接口(连接电脑)和一个千兆网口。另外还有一个PD充电接口,支持100W快充。
接下来是性能测试环节:
我的主力机是16寸的MacBook Pro 2021,搭载M1 Pro芯片、32GB内存和512GB硬盘,日常使用完全无压力。显示器是明基PD2705U,分辨率为4K。另外一台老Dell显示器虽然只有1080P分辨率,但作为副屏使用已经足够。
要使用M1芯片的电脑与ORICO这款15合1扩展坞,需要安装DisplayLink驱动。提供了多种操作系统版本的驱动,可以根据需要下载。
安装好驱动后,连接扩展坞即可正常使用。首先进行速度测试,U-A和U-C接口的速度都是5Gbps,大约500M/s左右,我手头的U盘和移动硬盘都可以跑满速度,满足日常数据传输需求。
接下来是重头戏——显示扩展性能的测试。将DP接口连接到明基PD2705U显示器,HDMI 2接口连接到Dell显示器。MacBook Pro顺利识别到两台显示器。需要注意的是DP接口和HDMI 1接口不能同时使用。
默认主显示器是MacBook Pro自身的屏幕,外接的两台显示器作为扩展显示器。切换到明基PD2705U显示器时4K@60Hz没有问题。ORICO这款扩展坞可以同时支持两台4K显示器。虽然我的Dell显示器只有1920 x 1080的分辨率但作为副屏使用已经足够。
实际应用中调试过程非常简单只需安装好驱动并连接好线缆即可无需解决任何技术难题产品介绍中详细说明了同显异显的效果即MacBook Pro外接显示器时的扩展和镜像两种组合应用方式的选择对于日常使用来说非常实用在实际应用中我更倾向于使用三屏异显功能将两台外接显示器同时作为主显示器的扩展这样可以在三块屏幕上显示不同的内容对于程序员和方案工作者来说非常实用可以一屏写代码一屏查看技术文档一屏跑测试对于我这种日常使用来说笔记本用来管理素材4K显示器用来修图副显示器用来放视频或者处理一些临时内容比如浏览网页或者回复消息等至于双屏异显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相对较少用到明基PD2705U设置为主显示器的镜像Dell显示设置为扩展收起笔记本在两台显示器上显示不同的工作内容一般情况下足够用极少用到三屏同时工作情况除了外出或离开书桌大部分情况下MacBook Pro只是用来充当主机使用4K显示器是主力显示设备工作时处理文件休闲时观看视频随手一拖内容可以两台显示器之间快速切换非常方便相较于之前MacBook Pro的小屏幕体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当然这种改善离不开ORICO这款DisplayLink芯片扩展坞的加持关于续航方面ORICO这款专为M1芯片打造的扩展坞无需外接电源就可以正常使用好处是节省了走线空间桌面更整洁弊端就是MacBook Pro的电池电量会持续消耗不过也不必担心将充电器接入扩展坞背后的支持1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