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瓜是凉性还是热性


对于小儿,由于其天生对物的抵触和对苦味的惧怕,食疗成为了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方式。食疗的色味俱佳,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能起到强身的效果。其中,汤方是食疗中最为常见且特别受岭南地区人们欢迎的方法。

许多家长在给孩子治病时都会询问“小儿能喝什么汤?”那么,小儿的汤方与相比有何特点?如何制作既让孩子喜欢又富有营养的汤,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效果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徐雯教授。

徐雯教授指出,煲小儿汤方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汤方的组成应以辨证为基础,遵循“简便淡清”的原则。汤料搭配应简单,不宜过于复杂,选择常用的食材和材,避免使用稀有或复杂的食材。材的分量也要适中,不宜过大,以治疗量的三分之一为宜。

对于小儿汤方的特点,徐雯教授提到,汤方应该方便制作,食材易于获取,不宜使用稀有食材。汤方的效果要显著且见效快。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初起,一碗姜汤就能有效缓解症状。

在食材的选择上,徐雯教授强调,应选用味甘淡、不浓烈的食材。鸡禽类食材应去皮以防油腻,避免使用辛辣、苦涩、油腻等刺激性强的食材,如姜、醋、辣椒、胡椒等。这些食材不仅不利于小儿的肠胃,也不符合小儿的口味,无法发挥汤方的优势。

常用于小儿汤方的中材包括沙参、西洋参、玉竹、麦冬、枸杞等。根据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可以选择不同的汤方来进行小儿的养生调护和食疗。例如,春天可以煲莲子扁豆猪腱汤,夏天可以煲黄瓜花豆脊骨汤,秋天可以煲南北杏菜干猪肺汤,冬天则可以煲淮山杞子瘦肉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