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容积公式是什么
知识理解与分类:安德森的知识类型观
安德森对知识的分类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1. 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
2. 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如何执行某项任务或行动的知识,经过学习后自动化完成的行为步骤。
3.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知识的表征方式
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有命题、命题网络、表象、图式等。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广义上包括所有学习者的观念和观念;狭义上,可以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的观念和。
知识学习的方式与分类
知识学习的方式包括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知识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下位学习、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教学策略
为有效进行知识概括,需要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确运用变式、科学进行比较,并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其中,变式是指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展示事物的属性,保持本质属性不变,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记忆结构
记忆结构由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瞬时记忆的特点,其编码形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其中图像记忆是主要的编码形式。处在工作状态的短时记忆,或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以组块来计算,组块是指若干小单位联合成大单位的信息加工。
技能学习概述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根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写字、打字、绘画、演奏等。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等。
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特点与形成阶段
操作技能的特点包括动作对象的客观性、动作执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练习与反馈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在练习中,有时会出现停滞现象,即某一时期练习成绩不随练习次数的提高而提高,称为高原现象。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包括学习方法的固定化、学习任务的复杂化、学习动机减弱、兴趣和意志的影响等。练习应遵循准确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等原则。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是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特征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算法和启发法。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等。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其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等。创造性的培养方法包括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塑造创造性个性、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包括环境、智力和个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