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的古诗意思
教材解析:
王维的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前往西北边疆之际所作,诗题又被称为“赠别”。后来,这首诗被乐人配以乐曲,以“阳关三叠”或“渭城曲”之名传颂。
作者简介:
王维(约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画家。他字摩诘,出生于山西祁县。因其曾担任尚书右丞之职,常被称为“王右丞”。王维的诗名与孟浩然齐名,并被誉为“王孟”。因其诗作中常含佛教意蕴,故又被尊称为“诗佛”。在诗歌史上,王维以其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的诗作为人所称道。他的诗作幽静恬适,细腻描绘自然景物,极富诗情画意。苏轼曾评价他的诗画合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著名作品包括《相思》、《鹿柴》、《山居秋暝》以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诗歌解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清晨的渭城雨洗去尘埃,旅舍周围青青柳色分外鲜明。
劝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因为你西出阳关后将无旧友相伴。
注释:
元二:名为元,排行第二,是王维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的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位于现今新疆南部。
渭城:秦时的咸阳城,汉时改名为渭城,位于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的雨。
浥(yì):滋润、沾湿。
客舍:旅人的住所。
阳关:位于现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译文:
在清晨的微雨中,王维为朋友元二送行,渭城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明朗。在旅社里,王维劝元二再饮一杯酒,因为一旦西出阳关,就难以再见到熟悉的朋友了。
主题:
《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送别的场景,以及劝酒的情谊,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依依不舍之情。
赏析:
此诗前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时间和环境氛围。朝雨湿润了道路,旅社和柳树都显得清新明亮,这样的美景越发让人珍惜与朋友的相聚时光,更增加了离别的伤感。后两句则捕捉了饯行宴席上的瞬间情景,那一杯酒不仅代表了友谊,更是挽留的深情。这首诗以其朴素自然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成为送别曲中的绝唱。
(以下为补充内容)
图文解读:
课堂练习: 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分析并解释诗中难懂的词语;分享他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幅与诗歌相关的画作或制作一个手抄报等。 梵果教育关注孩子学习成长,喜欢请点赞、转发和收藏。同时提供海量学习资料及部编版语数英电子课本,私信“资料”即可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