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描写劳动的名篇
我们的祖先热爱劳动,这种热爱在《诗经》中得到了生动的记录。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描绘出先民采集的场景。窈窕淑女,与琴瑟相伴,传达出优雅劳动的美感。而在《诗经·关雎》中,更描绘了桑田劳作的情景。
采芣苢的人们,辛勤采摘;十亩之间的劳动者,行与子还,展现了田园劳作的日常。《国风·豳风·七月》描述了古人生活的艰辛,他们种植的粮食、缝制的衣物,都是劳动的成果。
白居易的《观刈麦》描绘了劳动者在夏日炎炎中辛勤耕作的情景,力尽不知热,只希望能让夏日更长。崔道融的《田上》则描绘了农民披蓑半夜耕作的辛苦。
打麦的声音在山中回荡,四月的太阳照耀下,麦浪滚滚。张舜民的《打麦》描绘了麦收的繁忙场景。范仲淹的《江上渔者》让我们看到了江上劳作的渔民生活。
每一个劳动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从李白《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的渔子与舟人,到《秋浦歌》中的炉火红星,都展现了劳动者的坚韧与毅力。
农历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王绩的《春酿酒》描述了春酒制作的流程。而孟郊的《织妇辞》则描绘了织女勤劳持家的形象。李绅的《悯农》道出了盘中餐的来之不易。
田间的劳作场景在杨万里的《插秧歌》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雨从头顶湿到胛,笠是兜鍪蓑是甲,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艰辛。范成大的《田舍》和《四时田园杂兴》则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劳作的日常和儿童的模仿种植。来鹄的《蚕妇》描述了采桑养蚕的辛苦。雍裕之的《农家望晴》和翁卷的《乡村四月》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繁忙与美丽。
劳动是最光荣的,向每一个辛勤的劳动者致敬。我们的吃的、穿的,都是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关注“第一教育”,分享更多关于劳动和教育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为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点赞!
本文来源为书香、诗词世界,转载自教育报。让我们共同关注劳动,传承劳动的精神,共创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