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问君能有几多愁”这句千古名句到底出自哪里?


“问君能有几多愁”这句千古名句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字重光,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在位时虽然试图励精图治,但由于国力衰微,最终亡国被俘,成为北宋的阶下囚。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词作,使其作品充满了深沉的个人情感和亡国之痛。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李煜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抒发了李煜深沉的愁绪和亡国之痛。尤其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无形的愁绪比作东流的春水,形象地表达了愁绪的无尽和深沉,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李煜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此备受后人推崇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