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木耳好处多,但千万别忽视了这些潜在的小麻烦!
那天中午,王阿姨食欲不佳,便想起了冰箱里冷藏的黑木耳。在准备凉拌之前,王阿姨还特意将黑木耳煮熟。仅仅一小时后,王阿姨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和腹部剧烈疼痛的症状。尽管在社区医院接受了输液治疗,但症状却在晚上加剧,体温一度升高至39℃。
家人急忙将王阿姨送往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医生发现王阿姨的状况危急,血压骤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皮肤出现黄染和花斑。经过一系列紧急治疗,王阿姨最终被诊断为黑木耳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导致的中毒性休克。经过ICU的全力救治,王阿姨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杭州市红会医院的ICU医师方堃表示,干木耳本身并无毒性。过去发生的黑木耳中毒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食用了泡发两天以上的黑木耳。在泡发过程中,木耳可能会滋生一种名为“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这种细菌会产生致命的米酵菌酸毒素。正常的短时间泡发不会产生这种毒素,但长时间浸泡和外部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其生成。这种毒素具有耐高温、难溶于水的特性,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无法去除。中毒潜伏期最长可达3天,初期症状较轻,随后可能发展为黄疸、肝肿大、皮下等严重症状。
方堃医生建议,泡发木耳类食材应随发随吃,特别是在夏季,最好在冰箱内或冷水中加入冰块泡发。木耳用冷水泡1-2小时即可,最长不宜超过4小时。方堃还提醒市民,随着吃凉拌菜的季节到来,除了凉拌木耳,其他凉菜也存在食品安全风险。制作凉菜时需要注意生熟分开,避免使用处理过生肉的,尽量焯水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