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第一课时 认识公顷及教案编写思路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的概念,初步感受1公顷的实际大小,并知道如何换算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将积累初步的活动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习内容及核心能力

(一)学习内容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公顷的定义,通过实例初步感知1公顷的大小,掌握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习了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例和推算,建立1公顷的表象。

(二)核心能力

在建立1公顷表象的活动中,积累初步的活动经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让学生感受大单位面积的实际应用。学习重点是感知1公顷的大小以及进行单位换算。难点在于建立正确的1公顷的表象。

三、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包括:在操场上量出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计算出面积大小并感受其大小;完成填空题目,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预习课本第34页内容,观察周围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

(二)课堂设计

1. 导入

通过谈话导入,回顾已学过的面积单位,并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应用公顷的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并导入新课。

2. 问题探究

通过呈现生活素材,让学生初步感知公顷的应用。利用课件展示较大的土地面积资料,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公顷的适用范围。接着,通过推算和想象加深学生对公顷的认识,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引导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实践活动

观察想象、实地测量、调查收集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初步建立1公顷的表象。通过围一围、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

4.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重点强调公顷的定义以及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配套资源及建议使用的资源

《认识公顷》教学课件是实施资源的主要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实例和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顷的概念和应用。还可以利用实际场景和实物进行实地测量和观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1公顷的表象。

五、练习与作业设计建议

练习与作业分为基础题和挑战题两个层次。基础题包括判断题和填写比较大小的题目,旨在巩固学生对公顷和平方米之间换算关系的理解。挑战题则包括解决问题和应用题,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实地测量和观察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1公顷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