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具有什么的特性
关于氧气的制取及其相关知识点
现在我们进一步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这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考点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1. 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利用液态氧气和液态氮气的沸点不同,通过物理变化进行分离。
过程:具体步骤包括膜分离技术等物理变化。在制取氧气时,除了考虑原料,还需考虑工艺的安全性、条件和便利性等因素。经过实验验证,采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等方法相对更好。
考点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品:过氧化氢溶液(主要成分为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装置: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
注意事项:长颈漏斗下端应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导管只需略微试管塞,便于气体导出;装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该装置可随时添加液体。
2. 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与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
装置: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其中高锰酸钾加热时需加一团棉花,防止粉末进入导气管。
制氧操作步骤:包括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品、固定试管、加热品、收集气体等步骤。其中,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是两种常见的收集方法。
检验和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和验满。
考点三:催化剂的概念和特性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本身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其特点是一变(改变反应速率,加快或减慢),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也不算是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同的反应可能需要不同的催化剂,而同一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不止一种。要证明某物质是催化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接触面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反应速率。
练习答案及解析:
1. 正确操作顺序为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适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④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⑦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⑥熄灭酒精灯。正确选项为A。
2. 根据图示的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存在的错误及改正方法包括:①酒精灯应该对准试管底部加热;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③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应集气瓶底部。还需要注意其他细节如品的装入方式等。
3.(1)试管炸裂可能是由于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加热时未预热等原因导致的。(2)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是因为集气瓶未装满水留有气泡、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等。(3)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加热时随气体进入导管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