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米泡了三天还能吃吗拉肚子吗


夏季天气炎热,食品容易变质,是食物中毒的高发期。最近河南永城发生了两女子因食用变质凉皮导致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悲剧,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米酵菌酸中毒,近年来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米酵菌酸中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

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这是因为潮湿多雨的天气加上不良的存储环境,使得椰毒假单胞菌在食物中大量繁殖。中毒的食品主要包括发酵的玉米面制品、长时间浸泡的木耳、酸汤子以及糯米面汤圆等。这些食品都需要长时间的发酵或浸泡,一旦变质就可能含有米酵菌酸。食用后可能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在之前的一次事件中,广东揭阳市惠来县曾有人因食用粿条而导致米酵菌酸中毒,其中一人因治疗无效去世。医生指出,米酵菌酸毒素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米酵菌酸进入体内后的潜伏期大约在30分钟至12小时,这段时间内,它会细胞结构并直接攻击的主要脏器,如肝、脑和肾等,引发非常危险的症状。在的环境下,米酵菌酸中毒更容易发生。建议大家尽快食用凉皮、米粉、肠粉等食物,如果超过24小时,即使闻起来没有异味,食物也可能已经滋生大量细菌。虽然冰箱可以保存食物,但如果超过食物的保质期,低温环境同样会成为有害菌滋生的温床。

广西中医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急诊科住院医师赵阳提醒:“我们建议大家尽量食用新鲜食物,对于放在冰箱里的食物,尤其是超过3至5天的,一定要避免食用。最好在1至2天内将其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