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根离子空间结构
近期,每个家庭几乎都会备有消毒用品,如84消毒剂、75%酒精以及含氯消毒剂等,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如何妥善存放这些消毒剂成为家长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大连市儿童医院急诊室,近日接连发生了三起孩子误服消毒剂的事件。这些孩子将消毒剂误认为是饮料而服用,幸运的是,由于发现及时并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孩子们目前均已出院。
据了解,第一个孩子将84消毒剂原液瓶误认为是牛奶瓶而误服。家长将84消毒剂原液放在洗手间,瓶身外表与大桶的牛奶近似,导致一个8岁的孩子无意中将其当作牛奶饮用。另一名10岁的孩子则误服了放在空饮料瓶中的次氯酸钠消毒水,因为这款饮料是孩子喜欢喝的,但家长未做任何标识,导致孩子误服。还有一名年纪较小的孩子误服了家长放在饮料瓶中的75%酒精。
急诊医生提醒广大家长,这些儿童常见误服的消毒液包括火碱、硫酸、过氧乙酸、84消毒液等。这些消毒液多为酸碱性化学制剂,具有较强的侵蚀性。误服原液可能导致口、咽、食道损伤,大量误服可能引发胃、肠穿孔等严重后果。后期可能引发食道瘢痕形成,造成食道狭窄,甚至可能引起系统损害。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
医生强调,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孩子误服消毒剂:
1. 不要将消毒剂放在饮料瓶中:孩子们对瓶瓶罐罐的东西充满好奇,且常常被饮料的包装吸引。家长切勿使用饮料瓶装消毒剂,以免孩子误食。
2. 将消毒剂存放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除了消毒剂,家中的品、农、杀毒剂等物品也应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
3. 分装瓶一定要做标识:使用消毒剂的分装瓶时,家长一定要做好标识,以防止孩子误服。
如果孩子不慎误服消毒剂,家长应保持镇静,了解误服的剂量,并及时催吐。准备牛奶等相关资料,并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除了防止误服,科学使用消毒用品也非常重要。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例如,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但也可能腐蚀皮肤。在使用时应戴上手套和口罩,并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
酒精是一种适用于手卫生消毒、皮肤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以及体温计浸泡消毒的常用消毒物品。给手机消毒时,最好使用酒精,因为84消毒液可能对大部分手机贴膜、手机壳造成损害。一些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如门把手、电脑键盘等,也可以用酒精进行消毒。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和84消毒液不能混搭使用。混合在一起后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有机氯化物,对造成伤害。84消毒液也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因为会产生剧毒气体。
使用消毒剂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后及时通风。最后再次强调,千万不要将消毒剂等物品放在饮料瓶中,更不要放在孩子可以触及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