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屋顶保温层做法有啥讲究?两种方法速看!
好的,以下是关于平屋顶保温层做法的两种常见方法:
方法一:保温层在结构层之上(正铺法)
做法: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板完成后,直接在其上铺设保温材料,然后做找坡层、防水层和保护层。
讲究:
防水要求高: 由于保温层暴露在防水层之上,防水层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保护措施: 保温材料(尤其是松散材料如珍珠岩、蛭石)易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必须有坚固、连续的保护层(如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铺设水泥砖等),防止保温材料流失。
找坡准确: 找坡层必须保证坡度准确,以利于排水,防止积水。
适用性: 适用于防水要求高、空间利用(如上面可做花园)的场合。
方法二:保温层在结构层之下(倒铺法)
做法: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板浇筑前,先在基层(如垫层)上铺设保温材料,再浇筑结构板,结构板完成后在其上再做找坡层和防水层,最后做保护层。
讲究:
保护保温层: 保温材料被结构层覆盖,免受外界雨水、风沙等的直接侵蚀和破坏,保护效果好。
简化防水: 防水层位于保温层之上,直接受保护,施工条件较好,防水可靠性相对提高。
施工便利: 在结构层内部完成保温层铺设,对外界环境影响小,施工相对方便。
保护层要求: 结构板本身可作为一部分保护,但板上仍需做找坡层和防水层,最终也需要表面保护层(如水泥砂浆)。
适用性: 适用于保温材料耐久性要求高、防水层不易保证长期完美的场合。
总结: 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正铺法保温层暴露易受侵蚀,但上面空间利用方便;倒铺法保温层受保护,防水条件好,但施工稍复杂且占用结构层厚度。选择哪种方法需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当地气候条件、造价等因素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