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一插机械硬盘开机就特别慢


每当选购电脑时,硬盘配置总是让人关注的一个重点,市场上常见的硬盘配置包括纯固态硬盘(SSD)、纯机械硬盘以及固态+机械的组合硬盘。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存储方式。固态硬盘采用半导体存储技术,而机械硬盘则采用电磁存储技术。在读取速度方面,固态硬盘的最大读取速度可达到400-600MB/s,而机械硬盘的最大读取速度通常不超过200MB/s。

虽然SSD的读取速度远超机械硬盘,但在使用过程中,用户可能会遇到一个显著的问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SSD的速度会明显下降。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SSD的基本构成。固态硬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的,其存储单元主要采用闪存(FLASH)芯片。基于闪存芯片的固态硬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笔记本硬盘、U盘、存储卡等。

目前市面上的固态硬盘主要分为两大类型: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以及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我们通常所说的SSD大多指的是基于闪存芯片的固态硬盘。

SSD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主控、闪存以及缓存。其中,闪存是负责存储数据的关键部分,它的性能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SD的性能和寿命。

闪存是一种电子式可清除程序化只读存储器的形式,它可以多次擦写或写入。目前常见的闪存颗粒有SLC、MLC、TLC和QLC四种类型。它们的存储密度和性能各不相同,SLC的寿命最长,但容量较小,而QLC的容量最大,但寿命相对较短。

除了闪存类型,SSD的接口也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常见的SSD接口包括SATA、mSATA、M.2和PCI-E四种。不同接口的读写速度各不相同,例如M.2接口的读写速度通常比SATA接口更快。

那么,除了闪存类型和接口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SSD的速度呢?主要有两个原因:写入放大(WA)和垃圾回收(GC)。WA是闪存和SSD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实际写入的物理数据量往往是写入数据量的多倍。GC则是当SSD空间不足时,需要寻找废弃的文稿进行回收以腾出空间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会导致SSD的速度下降。

为了验证SSD容量满后是否真的会影响速度,我们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显示,当SSD的可用容量减小时,其读写速度确实会有所下降。

那么,如何避免SSD因存储数据过多导致速度下降的问题呢?厂商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根据SSD等级预留空间、搭载更大缓存等。用户也可以通过一些机制如4K对齐、Trim命令、磨损均衡等来降低写入放大。

如今SSD市场有一种“倒退式进步”的现象。在现有技术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厂商们选择牺牲某些方面的性能来换取更好的速度和体验。在选择SSD时需要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良好的存储习惯以延长SSD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因可用容量不足导致速度下降的问题,建议定期备份资料并进行4K对齐操作。如果是新购电脑,可以在使用前对SSD进行高级格式化以延长其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