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莲花灯是什么季节
庆阳的花灯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文化积淀深厚。正月里的花灯制作和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
相传花灯起源于汉代,当时汉武帝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设坛祭祀太阳神,彻夜明灯,成为元宵节的起源。佛教传入的燃灯供佛方式与本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正月十五元宵夜赏灯习俗。这一传统在唐代盛行,宋代发扬光大,流传至民间。明清两朝,赏灯热潮不减,坊间出现灯市,推动了花灯制作产业的繁荣。
花灯是一种综合工艺品,主要使用竹木、绫绢、丝穗、彩纸等材料,经过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等工艺制作而成,再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品类繁多,主要有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
在庆阳市,有一位名叫田秀茂的老人,坚守着制作花灯的老手艺已有六十载。即使在现代电子灯笼盛行的时代,他仍然热衷于手工制作。2月11日,记者来到田秀茂的家中,看到他正专注地制作金鱼花灯。他表示,非常希望这门手艺能够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手艺的魅力。田秀茂的手艺精湛,他制作的生肖灯、走马灯、花卉灯等上百盏花灯为市民带来美好的赏灯体验。他还展示了花灯的制作过程,从扎骨架到蒙彩纸、做装饰,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田秀茂的小本子上记录着各种灯笼的样式,这是他多年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除了田秀茂之外,还有一位名叫邓涛涛的爱好者,他痴迷于传统民间文化的学习。他结合自己对正宁民俗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不断探索将民间彩色剪纸技艺与灯笼制作相融合,先后制作了多种灯笼,并不断丰富灯笼的种类和样式。邓涛涛制作花灯不仅是想把这门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也想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延续。他的家庭每到正月十五都会一起参与花灯的制作,感受传统年俗带来的乐趣。这些手工艺品承载着美好祝福,为远行的人们照亮前方的路,提醒人们不忘回家的路。
花灯的制作过程包括扎骨架、糊纸、剪裁纸条、包裹骨架、粘贴灯罩、制作装饰等步骤。无论是传统手艺还是现代创新,花灯都是庆祝元宵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