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以下是《中氏》的原文、文言文翻译以及解释。
原文:
中氏问于其父曰:“敢问长者治家之要道何先?”父曰:“莫先于孝。”子乃退而谋曰:“吾家素贫,当何以孝?”父知其意,告之曰:“吾家虽贫,然有至宝。尔能守之,便是孝。”子乃问曰:“何谓至宝?”父曰:“口能言,身能行者也。”言能及众理,行能亲于父母。凡事皆然,非言也。汝能行孝于父母,便是至宝矣。子闻父言,遂以孝行为志。
文言文翻译:
有个姓中的孩子向他的父亲请教说:“请问长辈们治理家庭的重要道理先从什么开始?”父亲回答:“没有比孝道更先开始的。”孩子于是退下来私下考虑说:“我家历来贫困,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孝道呢?”父亲知道他的想法,就告诉他:“我家虽然贫穷,但是有最珍贵的宝物。你能守住它,就是尽孝了。”孩子问:“什么是最珍贵的宝物?”父亲说:“就是嘴能讲孝道的话,身体力行地做到孝道。”话语能够合乎道理,行为能够孝顺父母。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不只是说说而已。你能在父母身上尽孝道,这就是最珍贵的宝物了。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后,就把尽孝作为自己的志向。
解释:
这篇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姓中的孩子向父亲请教如何尽孝道的故事。父亲告诉孩子,治理家庭的重要道理先从孝道开始,而尽孝道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需要通过言语和行为来体现。孩子听了父亲的话后深受启发,把尽孝作为自己的志向。文章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并指出言语和行为上的表现是尽孝的关键。文章也强调了家庭的贫困并不是阻碍尽孝道的障碍,只要有志于尽孝,就能找到方法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