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带你揭秘它的真实起源!
万圣节,即10月31日,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凯尔特人的火把节——萨温节(Samhain)。相传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凯尔特人生活在欧洲西部,他们将一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夏季的收获季节和黑暗寒冷的冬季。萨温节标志着夏天的结束、收获的完成以及黑暗、寒冷冬季的开始。
凯尔特人相信,在10月31日这一晚,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逝者的灵魂会回到人间。为了驱赶邪灵和妖魔,人们会在当晚点燃篝火,并戴上各种奇怪的的面具和服装,以混淆鬼魂,避免被它们认出。此外,人们还会把食物和饮料放在门外,以款待归来的逝者灵魂。
随着时间的推移,萨温节逐渐被罗马人所吸收。罗马人在此时庆祝两种节日:10月31日的“万圣节”(All Hallows' Eve,意为“诸圣节前夕”)和11月1日的“诸圣节”(All Saints' Day)。这两个节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万圣节和感恩节。
到了中世纪,天主教会试图将万圣节与基督教的宗教仪式相结合,于是将这一天定为纪念所有圣人的日子。然而,一些古老的凯尔特传统仍然得以保留,如点燃篝火、戴面具和装扮等。
如今,万圣节已经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穿上各种有趣的服装,参加化妆舞会、不给糖就捣蛋(Trick-or-treating)等活动。虽然其起源与宗教和迷信有关,但如今更多的是被视为一个充满欢乐和创意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