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怎么来的?背后故事超有趣!


说到万圣节,很多人会想到南瓜灯、鬼怪和糖果,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一个非常有趣且古老的故事。这个节日起源于古代凯尔特人的“萨温节”(Samhain),大约在公元前43年,也就是罗马征服不列颠后。凯尔特人将一年分为两大周期,而萨温节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和黑暗、寒冷的冬天的开始。

在这一天,凯尔特人相信,生者与死者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逝者的灵魂会回到人间。为了驱赶邪灵和确保自身安全,人们会在篝火旁跳圈舞、敲击空心的树干,并戴上各种动物头饰或的面具,以此来伪装自己,不被恶灵认出。同时,他们也会点燃巨大的篝火,将谷穗、水果和坚果放入火中,祈求来年丰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凯尔特人的习俗逐渐被罗马人吸收和改造。罗马人在10月31日庆祝他们的丰收节,而11月1日则是庆祝“万圣节”(All Saints' Day),用来纪念所有被册封的圣人。11月2日则是“诸圣节后夜”(All Souls' Night),人们会为逝去的亲人祈祷。

后来,这些习俗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被带到了英国、爱尔兰和苏格兰等地。到了中世纪,万圣节逐渐演变成一个庆祝活动,人们开始互相“恶作剧”。到了19世纪末,随着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移民来到美国,万圣节的传统也被带到了新大陆,并逐渐发展成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充满欢乐和糖果的节日。

所以,当我们点起南瓜灯、穿上海盗服或巫婆帽,享受着万圣节的乐趣时,其实是在参与一个跨越千年、充满神秘色彩和有趣传说的古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