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小腿肌肉腿


腿疼、酸、麻、软,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肌肉或骨关节问题。

医生提醒我们,这些症状反复出现,也有可能是下肢动脉出现了问题。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管外科副医师张童表示,下肢动脉负责供应、系统、大腿、小腿以及足部运动系统的血液。与心脑血管类似,下肢动脉也可能发生狭窄闭塞,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俗称“腿梗”。

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腿梗”可能导致足部溃破、坏疽,甚至需要截肢。那么,“腿梗”是如何形成的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如果血液中“坏胆固醇”水平过高,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引发慢性炎症反应。长期炎症会导致血管壁失去弹性,病变增厚,占据管腔,从而影响血流,严重时可能导致管壁破裂,引发阻塞。

“腿梗”主要出现在中老年人群,特别是缺乏锻炼、长期吸烟以及“三高”控制不佳的人更容易患病。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表示,当下肢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时,会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下肢供血。

下肢供血不足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患者可能会感到腿部轻微凉感、麻木,活动后容易疲劳。随着病情进展,进入第二阶段,患者在行走时会出现小腿肌肉疼痛、乏力,需要休息后才能继续行走。第三阶段时,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麻木,影响睡眠。如果仍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将进一步恶化,进入第四阶段,此时肢体皮肤可能溃烂、坏死、发黑,面临截肢甚至全身中毒的风险。

除了上述症状,张童还介绍了五步法来识别“腿梗”的蛛丝马迹。一看双侧大腿、小腿及足部的颜色变化;二摸双下肢的温度差异;三搭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搏动情况;四试正常行走时的下肢酸胀感;五量上肢和下肢血压,观察收缩压的差异。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到正规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

医生会通过基本的查体和必要的检查来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大家对这些症状要有所警惕,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