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农历和阳历
上节我们探讨了干支甲子,这确实能让人迅速判断当前时间,对古人而言,单纯知道时间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真正让古人关心的是眼前的天气情况,因为只有了解了天气,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农业活动。
虽然古人知道一年有365天,但他们并没有采用公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公历并不能准确地预测天气。你会发现,去年的今天和今年的今天,天气可能截然不同。
这种现象让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来探究一下,尽管我并非专家。
我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误区:气候变化,例如四季的更替,其实与太阳并没有直接关系。
打个比方吧,想象地球绕太阳转和太阳绕地球转,这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选取的参照物不同而已。
假设你站在一个圆的圆心,一个火炉绕着这个圆旋转。当你身体保持垂直时,无论是火炉转到你的面前还是背后,你感受到的温度差异都很微小。
但如果你稍微倾斜一体,比如倾斜30度,你会发现当火炉转到你的头部时你会觉得更热,转到你的脚部时则相反。这就像四季的变化一样。当然啦,这个简单的比喻忽略了火炉距离的影响。实际上,阳光直射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大气层的存在,阳光在穿过大气层时是最热的部分最短的距离是地球自转轴最倾斜时到地球的部分。因此地球公转和自转时自转轴倾斜度变化导致了四季变化气温升降就是太阳的照射加上大气的影响也就构成了人们所谓的天籁之象与天齐气和乾坤之间对应现代研究我们也常常能够通过各种天籁考察推出本地的风向在何处吹来气温如何变化等气象信息天干五行七十二候是古代人通过观察推断出的地气演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天气的推算来决定气候的差异甚至是种植的作物尽管有时并不准确但因为这种观测方法的普遍性对于古人的农业生产生活来说已经足够使用当然了现代人可能会说现在有了天气预报为何还要研究这些?然而天气预报仅仅是预测天气对于人类自身的健康的运势企业的发展事情的走向等种种因素古人研究的规律涉及到运动地形地貌变化地壳活动人类影响等诸多因素正如古人所言环环相扣日月各自旋转而已气候背后的影响因素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现代气象学的研究仍然处于观察气流运动轨迹的阶段距离真正掌握真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节我们将深入探讨干支甲子的本质洗去它们头上的误解帽子进一步揭示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