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拖鞋底很脏


前几天,研究所的伙伴们聚在一起闲聊时,提到了家中时不时出现的神秘臭味。经过仔细排查,甚至差点误会是伴侣的脚气问题,最终发现臭味的源头竟然是——拖鞋!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在评论区一搜,发现遭受臭拖鞋困扰的人还真不少。

为什么一双拖鞋会臭成这样呢?带着这个问题,丁香生活研究所的研究员小树与专家一起深入探索了拖鞋臭味背后的秘密,他们发现:无论是何种拖鞋,都难以完全逃脱变臭的命运。

拖鞋的臭味,确实与众不同。这种臭味主要来自于“爱放臭屁的厌氧菌”,其中最臭的当属“专性厌氧菌”。与兼性厌氧菌不同,它们会代谢出味道极重的胺类、含硫物质,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恶臭。

专性厌氧菌最喜欢生长在潮湿、密闭的环境。塑料拖鞋由于其不透气、容易捂汗的材质,以及粗糙有纹理的表面和多孔多缝的设计,特别容易隐藏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脚汗和皮脂的滋养,简直就是专性厌氧菌的最佳生存环境,分分钟化身臭味发射器。

拖鞋的第一重臭味,与材质有关。目前市面上的居家凉拖主要是塑料材质,分为PVC和EVA两类。PVC材质更容易产生臭味。看似光滑的塑料,其实内部充满了泡孔,PVC材质的泡孔更容易破裂,特别能藏脏东西。

为了增加舒适度,现在的PVC拖鞋会加入增塑剂,并采用发泡工艺。但这种舒适性提高的也加剧了臭味的产生。发泡工艺会在拖鞋中形成气孔,就像蒸馒头前加入酵母一样。但PVC材料的分子链较短,制作时容易产生开孔泡沫,积水、细菌进去后,就很难出来。

相比之下,EVA材料的延展性更好,虽然也有发泡工艺,但材料能包气泡,形成闭孔泡沫,相互隔绝不渗水。

即使选择EVA材质,也可能难以完全避免臭味。拖鞋的第二重臭味,与设计和工艺有关。为了透气、漏水,方便洗浴和下雨天使用,多数拖鞋会留有许多孔洞;为了更好地防滑或仿皮革纹理,拖鞋的鞋面和鞋底常常会有凹凸不平的沟壑、纹理;为了节省材料和方便生产,不少拖鞋的鞋面鞋底分开制作,粘合成形,有许多粘贴的缝隙。这种拖鞋就算很久没穿,只是静静放在浴室、鞋柜的角落里,都是不容忽视的生化武器。

那么,如果选择EVA材质、一体成型、接触面平整、孔洞设计少的拖鞋,是否就不会臭了呢?答案是并不一定。因为有些人的鞋,就是更容易臭。归根结底,臭的根源并不在拖鞋,而是脚。人类的脚上汗腺众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汗液和皮脂,这些汗液和皮脂是厌氧菌最爱的食物,拖鞋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住宿环境。汗液和皮脂代谢越多,厌氧菌被养得更肥,臭味也更浓烈。所以即使是同样的拖鞋,有些人穿就是会更容易发臭。至于更离谱的是浴室拖鞋,它们每天跟着人类一起洗澡,却成了臭拖鞋的重灾区。原因在于人类虽然洗澡了但拖鞋却接收着带着皮屑垢痂的洗澡水如果不好好清洗吸饱了洗澡水的拖鞋就会瞬间化身细菌水上乐园每踩一步都是厌氧菌的欢呼。

至于这臭鞋臭脚还要不要这个问题其实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臭味比如做好脚部卫生、定期清洗晾晒拖鞋等。可以尽量选择一体成型、接触面相对平滑、无孔洞设计的EVA材质拖鞋减少渗水。再好的拖鞋穿久了也难免藏污纳垢所以定期清洗就很重要。想更保险可以喷一层消毒喷雾进行更强杀菌。当然如果有些人的拖鞋就是天生臭得更快洗都洗不干净那解决办法也很简单——扔掉换一双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