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一只眼睛会红


世界青光眼日让我想起了一个特别的病例。

多年前,我们医院收治了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她因反复发作的头痛和视力障碍而就医。最初,她被怀疑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因为她的症状多发生在晚间,表现为头痛和眼前一片白光,一段时间后才会恢复。

住院期间,我们为她进行了全面的系统、脑血管和颈动脉检查,但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尽管患者眼压测试正常,医生还是怀疑她可能患有青光眼,并请了眼科医生进行会诊。无法明确诊断,患者最终出院。

过了段时间,患者反馈她在某次病情发作时,到眼科医院检查发现眼压明显升高,最终被确诊为青光眼。经过治疗,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的头痛和视力障碍症状。

说起青光眼,人们通常会联想到眼压升高。还有一种正常眼压的青光眼,这种青光眼比较隐蔽,常常在眼底检查时发现杯盘比(C/D)增大。这类患者需特别关注视野检查,因为虽然眼压正常,但视野可能会受到损害,逐渐缩小,导致管状视野,即只能看到前方一小部分,旁边的景色都无法看见。

就像我们遇到的这位患者,她患有急性青光眼,平时眼压正常,但在某些因素诱发下突然发作。这种青光眼一般多发于老年女性,晚间及情绪激动时更易发病。

回顾学习眼科知识时,我们知道急性青光眼发作时的症状包括头痛、眼眶痛、羞明畏光、恶心呕吐等。眼睛可能出现睫状,即角膜周边的结膜发红,其他部位结膜不。还可能有虹视现象,即看电灯泡周围有一圈彩虹。虽然现在白炽灯已经较少,但这位患者在发病时仍有视力改变,此时眼压应该升高。急性发病时检查测眼压非常重要。有经验的医生通过触摸眼球也能察觉到异常。正因为这位患者发作时视力受到影响且未发现眼压升高,最初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再次凸显了疾病复杂性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心血管内科医生之所以关注青光眼,不仅因为疾病鉴别诊断的需要,还因为某些心血管病物可能与青光眼存在关联。例如,常用的硝酸酯类物如、硝酸异山梨酯等,有增加房水、升高眼压的作用。虽然这些物曾完全禁用于青光眼患者,但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它们可用于开角型青光眼。但对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如我们遇到的这位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需慎用这些物。阿托品、莨菪碱等物因能散大瞳孔、影响房水循环而升高眼压,也是青光眼患者的禁忌。还有许多其他物可能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使用时需特别注意。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GG)是一种需要特别关注的眼科急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