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很喜欢自拍
如今,我们几乎看不到难看的照片,如果偶尔拍到了不满意的照片,无法用滤镜、修图或其他方法美化时,便会迅速将其删除。这并不是一直如此。过去,丑照随处可见,它们似乎刻意出现,带着一种因果报应的色彩,用以羞辱和困扰那些不擅长拍照的人。
回想起当年柯达相机盛行的时候,一键拍照的便捷性带来了无数的照片,然而其中大部分都不值得保存。人们那时候并不懂得如何正确对焦,也不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关闭闪光灯。审美意识尚未普及,按下相机按钮的结果往往令人捉摸不透。
在冲印店出现之前,想要知道照片的效果往往需要等待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你将小小的胶卷送到照片冲印亭,满怀期待地等待取片,往往回忆不起拍摄时的情景。因为当时的胶卷十分珍贵,或许花费数月才拍摄完成的一卷胶卷,打开信封后却发现每一张照片都模糊不清,惨不忍睹。翻看那个时代的相册,就像是在面对一段无法言喻的黑暗时期。
在那段岁月里,大家聚会时往往避免拍照,即使在重逢的时刻也往往情绪低落。你状态最好的时刻,也从未有人想到要带上相机记录下这一刻。校园照片通常真实地记录了那些尴尬瞬间,你的牙套、凌乱的发型以及背景中的斑驳色彩,你可能想把那张8x10英寸的照片藏起来,不让父母看到。
他们可能花了不少钱请摄影师拍摄了一套套昂贵的照片,但无论如何都会保留这些记录。似乎有一种与过去的自己过不去的执念。如今自拍成为主流的现象仍然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自拍如此热衷?青少年这个一向害羞的也会花整个下午摆姿势,追求完美自拍照。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他们对自拍的热爱如此强烈。旅游大巴会在途中停车,让游客拍摄自己的照片,而不是拍摄风景照或地标照。也有一些人对这种现象持怀疑态度。他们怀念过去那种没有拘束、不用精心打扮的日子。现在的一些数字技术爱好者开始尝试使用Dispo相机这样的应用程序来重温这种感觉。他们需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到拍摄的结果,"显影"后的照片真实而残酷。Dispo自称是"活在当下"的社交媒体产品——图、无标签、无标注的真实照片是否能让我们看到某种必须面对的真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