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南方人南蛮子
提及“逃荒”这个词语,现今的年轻一代或许已经无法理解其背后的含义了。逃荒,从字面解读,便是逃离家乡,前往未知之地,因为家乡的庄稼收成不佳,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在新成立前后,特别是在苏鲁豫皖一带,鲁西南单县、成武、金乡等地的农民们经历了逃荒的艰难岁月。
徐州一带的童谣描绘了一幅逃荒的景象:“月亮地,亮光光,西北的农人逃荒忙。”那些为了生存而离开家乡的人们,他们在外面支起锅煮糊粥,只为了填补粮食不足的缺口。春去春又回,他们推着小土车带着全家人的生活用品,踏上讨生活的旅程。这样的情境,在徐州一带产生了新的名词——“上乡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乡户”越来越多,他们相互,形成了新的村落,被称为“侉庄”。在丰县梁寨一带,就有这样的侉庄。他们或许是上一辈的逃荒者,先在当地的房屋暂住,后来逐渐买地盖房,定居下来,混好了就形成了新的村庄。
回忆起童年时光,我记得有一户上乡户来到我们家,推着一辆小土车,带着全家人的铺盖杂物。他们在我们家的车屋里安顿下来,用简单的三块砖支起锅灶开始生活。那户人家有三个儿子,我们曾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捏泥人、垒瓜园、滚雪球。
如今,,国富民强,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幸福。逃荒要饭的历史已经翻篇,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现在的人们生活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衣食无忧。而那些曾经的逃荒者们,他们在外安定下来,形成了新的村庄,这就是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