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接近光速时间会变慢
1905年的春天,沉静内敛的爱因斯坦坐上了回家的电车。车站距离Zytglogge钟楼数英里之遥。那时的爱因斯坦虽只是名专利技术员,却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当人们嘲笑他的奇思妙想为白日梦时,他却凭借深邃的思考,提出了震撼世界的理论。他的思想实验,正是在那辆电车上孕育,从而彻底革新了近代物理学。
随着电车渐行渐远,爱因斯坦突发奇想:若电车以秒速186000英里的速度行驶,钟楼的指针是否将会静止。他清楚钟楼的指针仍在转动,时间正常流逝,但对他来说,时间似乎变慢了。他开始思考,速度越快,时间流动速度是否真的会变慢?
爱因斯坦面临的困境源于两大物理学巨人的影响:牛顿和麦克斯韦。牛顿的定理指出速度是相对的,而麦克斯韦则提出了恒定的光速理论。这两种理论似乎相互对立,给爱因斯坦出了难题。爱因斯坦通过思考光速与时间流逝的关系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并通过考虑重力与时空关系推出了广义相对论。这些理论解释了时间膨胀的现象,并为物理学开创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