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睡觉会出一身汗


出汗是自然代谢的一种方式,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对出汗这件事寄予了特殊的“期望”。例如,蒸桑拿等方式被一些人视为促进排汗的捷径,据说能够帮助体内毒素和湿气。那么,出汗真的能排毒吗?是否出汗越多,毒素就越多呢?

事实上,的汗液主要由水分组成,仅有极少部分是尿酸、电解质等物质,并不存在人们所说的毒素或代谢垃圾。那种认为毒素可以通过出汗的观念其实并无科学依据。同样,所谓出汗多就证明体内湿气重、毒素多的说法也站不住脚。因为出汗大多的是水分,大量出汗反而容易导致身体缺水。

有些人在睡觉时会出现出汗的问题,即便在睡着后也感觉自己浑身湿漉漉的,醒来时却不再出汗。这种情况在中医中被称为“盗汗”。《黄帝内经》称之为“寝汗”。中医认为盗汗的主要原因在于阴虚。

内有阴气和阳气两种力量相互平衡、相互制约,以维持身体健康。当阴气减弱,阳气过旺时,就会不断消耗阴气,导致在睡眠现盗汗问题。特别是在睡眠深沉时,阴虚的人容易出汗,后脑勺、颈后、后背等部位往往汗水较多,甚至衣物。有些人还会在入睡后不久就开始出汗,并在梦中结束后停止。伴随这种出汗的还可能包括低热、潮热、头晕、五心烦热等症状,如口干舌燥、干结等,患者可能会有被烘烤的感觉,情绪也难以控制。

对于阴虚导致的盗汗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调理阴虚来缓解症状。可以尝试一些滋阴、补阴、降燥的食材。比如,少吃油炸、烤、煎炒的食物,多选择煮、蒸、炖的烹饪方式,以避免阳气过旺。黑木耳、银耳、白菜、藕等食材都具有滋阴补阴的效果,可以改善火气过旺的问题。

可以尝试一些手法。在睡眠中经常盗汗的人,可以选择心俞穴、三阴交穴、肾俞穴等穴位,以调理经络运行,改善阴气虚的情况,从而缓解失眠和盗汗等症状。

在出现严重的盗汗现象后,要避免过度思虑和疲劳过度。尤其在冬季,要避免经常烤火、过度取暖和滋补,这些因素都可能加重体内的火气旺,从而损伤阴气。要注意调整作息习惯,避免频繁的熬夜和通宵,以免加重阴虚问题。

睡觉时悄悄出汗、被子都汗湿的情况很可能是由于阴虚导致的盗汗。当我们发现这一问题时,可以调理阴虚,改善阴虚状况,从而缓解出汗和盗汗的情况。适当地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升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