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突然一下子就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突然出现了“一过性”的身体异常,例如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说话不利索、头晕或视物模糊等症状,这些可能被视为“小中风”的表现。医学术语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广州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的吴智兵医师特别指出,老年人对于这种“小中风”情况需给予充分的重视。虽然它可能是“大中风”(明显的脑梗塞)的前兆,但也不必过于恐慌。事实上,多数老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脑梗塞病灶。

吴智兵解释道,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普遍存在,这些斑块若不稳定易脱落形成栓子。栓子随血脑部小血管时可能堵塞通道,但也可能因快速溶解或通过其他血管的代偿作用而恢复血流,从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或血流动力不足也可能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原因。这些突然出现的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肢体无力、失去平衡感或眼睛黑蒙等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但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

有些人平时并未感觉到上述“中风”症状,但在接受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时,会发现存在梗塞灶。吴智兵指出,“中风”初发时,CT检查可能无法立即发现病灶,通常需要在一天后才能看到。而磁共振检查则更为敏感,能更早地捕捉到异常。

虽然小中风的症状可能瞬间消失,但其严重性不容忽视。据数据显示,发生小中风后,约有50%的患者在3-5年内至少会经历一次大中风。

吴智兵提醒老年人,对待小中风既要重视,也不必过于恐慌。事实上,很多7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接受脑的CT或磁共振检查时,都会发现不同程度的梗塞灶。即使没有发现明显的梗塞灶,老年人的脑血管状况通常也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枝繁叶茂”。

那么,遭遇小中风后应该怎么办呢?吴智兵建议,无论症状是否消失,都应该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诊治,以找出病因和危险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建议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查看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斑块情况。可以进行磁共振或CT成像检查,以发现局部的缺血病灶和脑血管的状态。评估是否存在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很重要。在完成检查评估后,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物治疗。对于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物治疗以稳定斑块为主。即使血脂正常,降血脂治疗也有助于斑块缩小。若动脉狭窄严重,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脑血管中进行支架放置需要经过严格和慎重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