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洗液洗了反而痒


妇科门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炎症多发,秋冬之际则常常遇到的女性患者。气温高时,潮湿环境容易导致炎,这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到了冬季,许多的患者却并非由炎引起,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往往就出在日常的个人护理上。

冬天的寒风让人感到清冷,回家洗一个热水澡是一件极其舒心的事情。对女性而言,即使不洗澡,也会常规清洗。恰恰是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清洁行为中,隐藏着导致的隐患。有一种与洗澡相关的皮肤科疾病,称为乏脂性湿疹或干燥性湿疹,主要是由皮肤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修复能力下降和保湿不足导致的。这种疾病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皮肤,皮肤也不例外。以下是一些不良的清洗行为导致的原因:

1. 频繁清洗:有些女性过于追求清洁,频繁清洗,甚至每次上厕所后都进行清洗。这样的过度清洁会皮肤表面的保护层——皮脂膜,加速皮肤水分蒸发,导致皮肤干燥和。

2. 高温热水清洗:有些女性喜欢用高温热水清洗,特别是在时,高温热水似乎能暂时缓解痒感。高温会皮肤末梢,造成感觉迟钝,实际上是加重了皮肤的干燥,当温度恢复正常时,反而会更严重。

3. 使用清洗剂:无论是香皂还是沐浴液,都含有碱性的皂盐或表面活性剂,这些成分在清洁皮肤的同时也会皮脂膜和削弱皮肤表面的屏障功能,导致。很多女性还习惯使用护理液或洗液清洗,这也是不正确的做法。正规治疗指南并未推荐将洗液作为炎的治疗方式。而且,这些化学品会刺激皮肤,导致。

那么,正确的清洗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要避免冲洗。在清洗前,要洗净双手,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清洗,再洗大、小,翻开皮肤皱褶进行清洗,最后洗及周围。建议每天睡前按照这种方法洗一次,使用流动的温水淋浴,水温不宜过高。避免每天使用清洗剂,并记得每日更换,选择棉质透气的,以保持的干燥透气。

最后提醒大家,遇到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反复搔抓,以免激发皮肤的自我防御机制,使皮肤逐渐增厚糙,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