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为什么不能双击了


盛景之下,总有些许暗流涌动。在数字世界的洪流中,快手继续疾驰前行。

在2021年的奔跑中,快手挥金如土,豪掷营销费用高达442。其年度月活用户从4.81亿跃升至5.44亿,广告收入翻番,直播电商GMV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800。这样的投入力度,已然超过了美团与京东,与拼多多不相上下,使得快手迎来了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业务亏损。

尽管短期内,公司面临的现金储备压力不小,已经在逐渐降低销售及营销费用的投入力度。用户增速下滑的趋势已经显现。然而长期来看,低用户增长的环境中,快手的三驾马车——广告、直播、电商业务能否继续扛起流量变现的大旗?

在恒生科技指数微涨的背景下,众多科技巨头股价飘红。快手的股价在发布业绩后却出现了大跌,跌幅达到6.24%。

业务亏损的情况历史上罕见。3月29日晚间,快手-W(01024.HK)披露了2021年的成绩单。尽管公司收入达到了810.82,同比增长37.9%,但净利润却为-780.77,亏损额较上年减少了33.1%。经过调整后的亏损净额为188.52。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经营利润为-277.01,较上年增长了1.7倍。

这一切主要源于公司去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的激增,高达441.76,同比增长了66.0%。从最初的GIF动图工具到短视频社交平台,再到如今的第二大短视频平台、第二大直播电商平台、最大的直播平台之一,快手的成长历程可谓辉煌。其流量变现之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早期,直播业务是公司的业绩支柱。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监管的加强,这一最直接的变现模式已经式微。与此快手的电商业务虽然发展迅猛,但其货币化率偏低,对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

烧钱大战的压力也让快手面临不小的挑战。虽然去年四季度的亏损已经较前几个季度明显收窄,但这主要是因为烧钱节奏有所放缓。事实上,成长型互联网巨头在用户增长达到瓶颈后,继续大规模烧钱在国内市场意义不大。快手也不例外,其用户增长逐渐放缓,而在海外市场拓展中也遭遇了挫折。在市场推出的Zynn因违规被下架,成为了快手出海战略的遗憾。

与此快手的现金储备也面临压力。截至2021年底,快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6.12。按照目前的烧钱速度,这一储备可能在一两年内耗尽。公司在新的融资到位之前,可能会进一步放慢营销投入力度。这将带来用户增量和留存率的下降。短期内,用户增速或许可以通过调整策略来应对,但更长远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低用户增长的环境中保持商业变现的高质量发展?收入和利润能否保持正向增长?这些都是快手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