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带雨的歌曲大全
在古典文学中,有一些独特的意象备受文人雅士所喜爱,如绵绵细雨。古诗词里以雨为题材的佳作甚多,不论是欢乐的场合,如杜甫所言的“好雨知时节”;还是悲戚的场景,如孟浩然所写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亦或是思念之情的流露,如李商隐笔下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仿佛在文人的笔触下,所有的情感都能融入这雨的世界。
除了情感上的寄托,雨也被用来描绘人生的百态。曾读过一句话,“雨生于天,落于地,中间的过程,便是人生”。这句话别有一番深意。在《全宋词》中,就有一首以雨为线索,生动描写人生的经典词作。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描绘人生的宋代词作。
《虞·听雨》
回想少年时期,我们在歌楼之上听雨,那时红烛映照在昏暗的帐幕上,一切都显得那么朦胧而美好。壮年时,我们却在客舟中听雨,江面宽阔,云层低垂,一只失群的大雁在西风中哀鸣,营造出形单影只的孤独氛围。
如今,我们在僧庐下听雨,鬓发已斑白。人生的悲欢离合无情地流淌着,任由阶前的雨滴点点滴滴到天明。这首《虞·听雨》创作于南宋之后,词人蒋捷已进入人生暮年,在战乱年代颠沛流离。在一个雨夜,他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了这首经典的咏雨词。
这首词描绘了三个听雨的场景,上阕回忆了曾经的少年和中年的听雨经历。少年时在歌楼听雨,无忧无虑;而中年时在江上的客舟中听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的孤独与无奈。江面的广阔与云层的低垂,既描绘了外部环境,也象征了词人的人生处境。
下阕则描述了词人现今在僧庐下听雨的场景,并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如今的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境萧索孤寂。这三个听雨的场景将词人的人生串联起来。在听雨中,他经历了世间的离合悲欢,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而现在,无论这雨声多么无情,都已无法激起他内心的波澜,只能任由雨滴落在台阶上,直到天明。
最后几个字“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得出神入化,既表达了词人整夜听雨的情境,也透露出他内心的枯寂。虽然词人的心情看似冷漠决绝,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痛苦。相反,这种痛苦已经深入,让词人习惯了它的存在。这样的境界令人读之心酸,细细品味真是让人感动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