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四圣荀子除名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曾有一位名为少正卯的大夫,以其雄辩的口才和深刻的思想在朝野间颇具名气。他开坛讲学,倾心传授法家之学,其之力吸引了无数求知者。他在鲁国的声望日益增长,被誉为“闻人”。甚至连孔子的弟子们,除了颜回之外,也多次前往听讲少正卯的课程。

不久之后,孔子升任鲁国大司寇,肩负起的重要职责。在他的第七天,便以“君子之恶”的名将少正卯处决。

有学生不解其意,向先生请教:“少正卯乃鲁国之名人,先生刚即诛之,不知有何考虑?”而孔子则耐心地解答道:“世人有五种恶之行,其危害甚至超过盗窃。”

这五种恶分别是:

其一,聪明绝顶却心术不正,存有险恶之念。

其二,行为乖张却不思悔改,一意孤行。

其三,言辞虚伪却能轻易蛊惑人心,言过其实。

其四,蓄积污点恶行却广为宣扬,使更多人受害。

其五,顺从他人的错误并加以,助纣为虐。

在孔子看来,任何人身具上述五恶之一者,皆不可姑息养奸。而少正卯一身兼备这五种恶,实为小人中的佼佼者,不可不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