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会不会碰到鼓膜


患者急切地描述着自己的情况:“医生,我刚刚在用挖耳勺清理耳朵时,不小心被小孩撞了一下,现在有点,而且感觉听声音变得模糊了,我是不是聋了?”这样的情形在门诊中,已是司空见惯。他常遇到因掏耳朵稍有不慎,便造成鼓膜穿孔和耳朵流血的病人。

鼓膜,它是位于中耳腔与外耳道交界处的一层椭圆形半透明薄膜。作为中耳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放大从外界传入的声波。当鼓膜发生穿孔时,这可能对听力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能让外界的污染物和细菌进入中耳腔,引起感染。

这种状况的出现,通常有多种原因:如上呼吸道感染、头部遭受外伤、水压或气压造成的伤害、打耳光、挖耳垢或擤鼻等不当操作。其主要症状包括耳痛、流脓、耳鸣、听力下降、耳内出现闷塞感以及捏鼻鼓气时漏气感等。

对于鼓膜穿孔的治疗,会进行详细的分类指导:

第一种是外伤性鼓膜穿孔。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口服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同时要避免外耳道进水及滴,不要捏鼻鼓气。小的穿孔在3个月后能够自行修复。如果穿孔在3个月至半年内无明显变化,可以考虑进行鼓膜修补术。

另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鼓膜穿孔。患者需遵循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并保持耳部干燥。通常,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数可以愈合,但慢性中耳炎造成的较大鼓膜穿孔愈合则较为困难,后期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当遇到此类问题时,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关键。了解鼓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穿孔的可能原因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早日恢复听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