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为什么说妈妈坏话
不久前,观看了海清和冯绍峰主演的电视剧《心居》,剧中展现了一个身怀六甲的外地媳妇努力“改变命运”的故事。剧情贴近现实,让人心生共鸣。观众纷纷热议,表示婚姻中最可怕的并非小三,而是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纷争,特别是婆媳之间的紧张关系。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依稀记得母亲经常不让亲近奶奶,背后也常说奶奶的不是。这样的争吵伴随着我的成长,无论大小事情,母亲和奶奶的意见总是相左。作为中间人的我,心中自然有杆秤,母亲的一些言辞无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对于心思单纯的我,总是困惑为何母亲总要指责奶奶。对比之下,和蔼可亲的奶奶似乎成了我眼中的“好人”,而母亲则成了“坏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许是奶奶给的零食,或许是奶奶的态度和蔼,再加上母亲总在耳边说奶奶不好,使孩子在心中种下疑惑:为什么妈妈一直说奶奶坏话?
婆媳矛盾往往不只是单方面的问题。虽然儿媳妇在辈分上较低,婆婆在家族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但矛盾的根源往往复杂多样。
以我的姐姐为例,她在外人眼中似乎拥有一个理想的婆媳关系,坐月子时婆婆全程照顾。即便是这样的家庭也难免出现婆媳矛盾。矛盾的产生与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情有关,比如压岁钱的问题。
过年时,姐姐的姑姐和婆婆的孙子外孙们都会聚在一起。在给孩子压岁钱时,婆婆对不同孩子说的却是不一样的。当对外孙子说“压岁钱给妈妈吧”,又对亲孙子说“压岁钱是给奶奶的还是给妈妈的?”时,虽然看似只是简单的言语差异,却在姐姐心中掀起了波澜。小时候听到母亲说奶奶坏话生气的我,如今也成家立业,更能理解姐姐的苦衷。婆婆似乎更心疼自己的儿女,却忽略了儿媳妇也需要为孩子交学费的现实。这就是亲娘和婆婆之间的微妙差异吧。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引发婆媳矛盾的事件还有很多。双方都有责任,这种矛盾不仅影响家庭和睦氛围,更对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处理婆媳矛盾至关重要。
对于孩子而言,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至关重要。在孩子面前,婆媳双方都应控制情绪不争吵;私下沟通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对方;作为父母或祖辈也应正确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婆媳关系;如果做不到像亲母子一样亲近的话至少要做到相敬如宾给下一代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与尊重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