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生小鱼前兆最准
曾经,办公室的家中养着孔雀鱼,他提及其养护需求——过滤、吸氧、照明以及加热。我曾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些琐事既耗电又费时,我自是不会涉足这些繁杂之事。
然而数年流转,我却不经意间步入了养鱼的行列,莫非真是岁月如梭,心境随之变化?然我心中对此亦是朦胧不明。
赠我二三十条鱼,加上同事朋友们的馈赠,我手中鱼的数量已达四五十条。初时我用小缸饲养,但越养越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决定让丈夫购买了大型鱼缸。
滤清、氧气泵、照明灯、加热器,无一不备,我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孔雀鱼的养殖之旅。孔雀鱼之名,源于其雄鱼华美的尾羽,犹如孔雀开屏,在水族箱中游动时显得格外耀眼。看到它们游弋的姿态,我不禁感到欢喜。
孔雀鱼繁殖迅速,一条鱼有时能繁衍出二三十条小鱼。作为热带鱼,它们直接产下小鱼而非鱼籽,且似乎一年四季都能繁殖。
大鱼会捕食小鱼,因此我特意将鱼缸分为两部分,大鱼占三分之二的空间,小鱼占三分之一。每当我发现新的小鱼时,便会立即将其移至小鱼区域。
尽管我努力将它们分隔开,但它们仍能找到彼此的领地。公公来我家时,便接手了喂食和清理鱼缸的工作。
关于“鱼的记忆只有7秒”的说法,我并不认同。因为每当清晨喂食时间到来时,它们总会在一起。而当它们吃饱后,便会在鱼缸中四处散开。
有时我下班回家,一进门就能看到它们聚在一起,我知道它们是在期待食物的到来,而非欢迎我的归来。
曾有一段时间,我下午不喂它们,等到公公来再喂。我发现当我下班回家时,它们不再聚堆。而当公公一进门,它们便立刻聚在一起。这种变化真是令人惊奇。
尽管孔雀鱼的寿命并不长,但它们的繁殖能力和小巧的体型使它们成为相对容易饲养的鱼类。偶尔有几条死去也不会让我太过心疼。
同事们养的是大鲤鱼,每当看到鲤鱼浮起水面时都心疼得无法进食。这使我更加坚信养孔雀鱼是正确的选择。
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会捉几条孔雀鱼养在老家的水缸中。它们无需人工喂养,靠吃蚊子的幼虫为生。这样既方便又实用,还能减少家中的蚊子数量。
近年来我的兴趣转向了读书与写字。因此养鱼的热情有所减退。幸得每年寒冷的季节我都会将老家的鱼捉回饲养在鱼缸中以增添一些生机。
当朋友们和同事来我家做客时,大人们和孩子们都喜欢观赏这些鱼。我会告诉他们可以随意捞取分享给其他人。
曾有一位名叫乔纳森·巴尔科姆的动物行为学家曾出版一本书叫《鱼什么都知道》。该书详尽而有趣地探讨了鱼类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及科学知识。
书中揭示了鱼类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迟缓和愚笨。相反地它们在脊椎动物中有着相当高的进化程度并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生物特性如超凡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独特的电感知器官和鱼鳍测线等。
作为国内首本讲述鱼类行为的科普书籍《鱼什么都知道》确实可以彻底改变我们对鱼类生物的认识!我希望将来某天我也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与自己多年来饲养孔雀鱼的经历一样这本书中所述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还有研究表明经常观赏鱼类能够延长人类的寿命那么我们不妨来养些孔雀鱼吧不仅心情愉悦还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