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红彤彤的,却让咱们感觉凉飕飕的,这是咋回事儿呢?
这个现象其实挺有意思的,主要跟太阳的光谱成分和人体的感知机制有关。太阳看起来红彤彤的,主要是因为我们地球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作用。阳光穿过大气层时,波长较短的蓝紫光会被散射得比较厉害,而波长较长的红橙光穿透能力更强,所以当我们抬头看太阳,尤其是日出日落时,天空中的蓝紫光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剩下的红橙光比较多,太阳就显得红彤彤的。
但是,虽然我们看到太阳是红色的,这并不意味着它发出的热量中红光占主导。实际上,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分布在整个可见光乃至不可见光(如红外线)范围的。我们感觉凉飕飕的,主要是因为太阳光中的一部分能量,特别是红外线,被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吸收了。这些气体吸收了太阳辐射的热量后,会重新辐射回地面,但有一部分热量会向空间散失,而且大气层本身也会吸收一部分热量。此外,太阳光线要穿过较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我们这里,途中也会损失一部分能量,尤其是紫外线等高能量光波会被大气层吸收掉很多。
所以,虽然太阳看起来红彤彤的,但我们实际感受到的辐射热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强烈,加上大气层的冷却作用,我们反而会觉得凉飕飕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晴朗的天气里,虽然阳光明媚,但有时体感温度并不高,甚至可能有些凉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