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入伏不能吃凉的
今日正式进入初伏,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骄阳似火,豪雨纷飞,潮湿闷热的“桑拿天”让人们倍感煎熬。在这样的天气里,如何健康度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日前,广东省名中医、省中医院脾胃大科黄穗平教授分享了一些关于三伏天祛湿养生的知识。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潮湿的环境使得容易湿气重,特别是现代力劳动强度减少,户外活动减少,空调的使用使得身体无法自然排汗,湿气困阻在体内。贪凉饮冷的消暑方式也会损伤阳气,导致湿浊内生致病。
黄穗平教授介绍,湿气也有寒热之分。如果晨起感觉昏沉、小腿肚子发酸、发沉,舌苔黄腻有齿痕,那就可能是体内湿气过重。虽然进入三伏天容易中暑,但现实中,由于过食生冷或贪凉露宿、空调过低等导致的寒气湿气侵体致病的情况更多。
对于如何祛湿,食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黄穗平教授提到,冬瓜、扁豆、薏米、荷叶等食材具有很好的消暑利湿功效。家里煲汤时可以加入这些食材。脾胃虚寒者需适量食用,可加入姜片调和。薏米易致滑胎,孕妇需特别注意。
除了食疗,还有一些中法如三伏天灸贴服务可以帮助祛除体内寒湿。但不同的质不同,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对于妈妈们关心的“生冷”问题,黄穗平教授指出,夏季少吃寒凉食物有一定道理,但也要因人而异。关键还是看个人的体质,而且水果也有寒热之分。体质寒的人要少吃寒性水果,体质热的人则要少吃温热属性的水果。正常平和体质的人适量食用水果是不会有问题的。
接下来分享两款三伏天的养生食谱。
祛暑湿的扁荷粥:白扁豆、大米淘净,荷叶洗净切丝,加入冰糖煮成粥,可清暑利湿,和胃厚肠,降脂祛腻。
祛寒湿的草果砂仁煲鲫鱼:此汤温中燥湿、暖脾利水、化食。适合寒湿困脾导致的症状者食用。材料包括砂仁、草果、白胡椒、鲫鱼等。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砂仁具有行气安胎之效,但草果不适合阴虚血少者,孕妇和阴虚血虚者宜少量食用。
在骄阳与豪雨交织的夏日,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持身体健康,安然度过这个特殊的季节。